有誰能告訴我關于紅旗渠的資料啊?
有誰能告訴我關于紅旗渠的資料啊?
紅旗渠位于河南省林州市(原林縣)西部太行山麓,是一項由林州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建設的大型水利灌溉工程。工程于1960年2月動工,1969年4月竣工,原名引漳入林工程,后定名為“紅旗渠”。林州地處太行山東麓,歷史上經(jīng)常遭受干旱。為解決水資源的短缺問題,1960年2月,原林縣縣委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決定修建紅旗渠,將漳河水引入林縣。當時正值我國自然災害嚴重時期,資源匱乏。林縣人民在艱苦條件下,用生命和汗水,耗時十年,投入1.25億元(其中7878萬元為林縣人民自籌),在太行山懸崖峭壁中開鑿出一條全長2000公里的人工天河。紅旗渠從山西省平順縣石城鄉(xiāng)候壁斷的漳河上開鑿而成,總干渠長70.6公里,渠墻高4.3米、底寬3米,引水量為每秒20立方米。渠道及配套工程包括50余處懸崖絕壁的開鑿、264座山崖
導讀紅旗渠位于河南省林州市(原林縣)西部太行山麓,是一項由林州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建設的大型水利灌溉工程。工程于1960年2月動工,1969年4月竣工,原名引漳入林工程,后定名為“紅旗渠”。林州地處太行山東麓,歷史上經(jīng)常遭受干旱。為解決水資源的短缺問題,1960年2月,原林縣縣委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決定修建紅旗渠,將漳河水引入林縣。當時正值我國自然災害嚴重時期,資源匱乏。林縣人民在艱苦條件下,用生命和汗水,耗時十年,投入1.25億元(其中7878萬元為林縣人民自籌),在太行山懸崖峭壁中開鑿出一條全長2000公里的人工天河。紅旗渠從山西省平順縣石城鄉(xiāng)候壁斷的漳河上開鑿而成,總干渠長70.6公里,渠墻高4.3米、底寬3米,引水量為每秒20立方米。渠道及配套工程包括50余處懸崖絕壁的開鑿、264座山崖
![](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108/wz/18369334552.jpg)
紅旗渠位于河南省林州市(原林縣)西部太行山麓,是一項由林州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建設的大型水利灌溉工程。工程于1960年2月動工,1969年4月竣工,原名引漳入林工程,后定名為“紅旗渠”。林州地處太行山東麓,歷史上經(jīng)常遭受干旱。為解決水資源的短缺問題,1960年2月,原林縣縣委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決定修建紅旗渠,將漳河水引入林縣。當時正值我國自然災害嚴重時期,資源匱乏。林縣人民在艱苦條件下,用生命和汗水,耗時十年,投入1.25億元(其中7878萬元為林縣人民自籌),在太行山懸崖峭壁中開鑿出一條全長2000公里的人工天河。紅旗渠從山西省平順縣石城鄉(xiāng)候壁斷的漳河上開鑿而成,總干渠長70.6公里,渠墻高4.3米、底寬3米,引水量為每秒20立方米。渠道及配套工程包括50余處懸崖絕壁的開鑿、264座山崖的切除、274條溝澗的跨越,以及1080座隧洞、渡槽、涵洞等建筑物的修建。紅旗渠的修建曾是自力更生、人定勝天的壯舉,被譽為“人工天河”,引起了國內外的廣泛關注。
有誰能告訴我關于紅旗渠的資料啊?
紅旗渠位于河南省林州市(原林縣)西部太行山麓,是一項由林州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建設的大型水利灌溉工程。工程于1960年2月動工,1969年4月竣工,原名引漳入林工程,后定名為“紅旗渠”。林州地處太行山東麓,歷史上經(jīng)常遭受干旱。為解決水資源的短缺問題,1960年2月,原林縣縣委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決定修建紅旗渠,將漳河水引入林縣。當時正值我國自然災害嚴重時期,資源匱乏。林縣人民在艱苦條件下,用生命和汗水,耗時十年,投入1.25億元(其中7878萬元為林縣人民自籌),在太行山懸崖峭壁中開鑿出一條全長2000公里的人工天河。紅旗渠從山西省平順縣石城鄉(xiāng)候壁斷的漳河上開鑿而成,總干渠長70.6公里,渠墻高4.3米、底寬3米,引水量為每秒20立方米。渠道及配套工程包括50余處懸崖絕壁的開鑿、264座山崖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