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40年工齡以上退休金如何計算
超過40年工齡以上退休金如何計算
其中,月基礎養老金計算方式為:(全省上年度所有職工的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而月個人賬戶養老金則為:個人賬戶的余額÷計發月數。值得注意的是,工齡的長短并不會直接影響退休金的多少。以北京為例,李某的案例可以更直觀地解釋這個問題。假設李某從2007年至2011年每年的養老保險個人實際繳費基數及當年的社會平均工資如下:2007年為3000元和3500元;2008年為3200元和4000元;2009年為3500元和4200元;2010年為3600元和4200元;2011年為3800元和4500元。2011年當地社會平均工資為4500元,李某在60歲時開始領取養老保險金,個人賬戶總儲值為50000元,累計繳費年限為15年。
導讀其中,月基礎養老金計算方式為:(全省上年度所有職工的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而月個人賬戶養老金則為:個人賬戶的余額÷計發月數。值得注意的是,工齡的長短并不會直接影響退休金的多少。以北京為例,李某的案例可以更直觀地解釋這個問題。假設李某從2007年至2011年每年的養老保險個人實際繳費基數及當年的社會平均工資如下:2007年為3000元和3500元;2008年為3200元和4000元;2009年為3500元和4200元;2010年為3600元和4200元;2011年為3800元和4500元。2011年當地社會平均工資為4500元,李某在60歲時開始領取養老保險金,個人賬戶總儲值為50000元,累計繳費年限為15年。
超過40年工齡以上退休金如何計算?養老金計算公式為:退休時月基本養老金(每月到手的養老金)=月基礎養老金+月個人賬戶養老金。其中,月基礎養老金計算方式為:(全省上年度所有職工的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而月個人賬戶養老金則為:個人賬戶的余額÷計發月數。值得注意的是,工齡的長短并不會直接影響退休金的多少。以北京為例,李某的案例可以更直觀地解釋這個問題。假設李某從2007年至2011年每年的養老保險個人實際繳費基數及當年的社會平均工資如下:2007年為3000元和3500元;2008年為3200元和4000元;2009年為3500元和4200元;2010年為3600元和4200元;2011年為3800元和4500元。2011年當地社會平均工資為4500元,李某在60歲時開始領取養老保險金,個人賬戶總儲值為50000元,累計繳費年限為15年。我們來計算一下李某的個人平均繳費指數:(3000/3500+3200/4000+3500/4200+3600/4200+3800/4500)÷5=0.838。接著,我們計算李某的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4500×0.838=3771元。最后,我們來計算李某的基礎養老金:(4500+3771)÷2×15×1%=620元。請注意,這只是個例,每個人的具體情況可能會因當地工資水平、繳費年限和個人繳費檔次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超過40年工齡以上退休金如何計算
其中,月基礎養老金計算方式為:(全省上年度所有職工的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而月個人賬戶養老金則為:個人賬戶的余額÷計發月數。值得注意的是,工齡的長短并不會直接影響退休金的多少。以北京為例,李某的案例可以更直觀地解釋這個問題。假設李某從2007年至2011年每年的養老保險個人實際繳費基數及當年的社會平均工資如下:2007年為3000元和3500元;2008年為3200元和4000元;2009年為3500元和4200元;2010年為3600元和4200元;2011年為3800元和4500元。2011年當地社會平均工資為4500元,李某在60歲時開始領取養老保險金,個人賬戶總儲值為50000元,累計繳費年限為15年。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