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種植技術與田間管理
水稻種植技術與田間管理
1.選種育苗;水稻種植前,應選擇適宜的田塊培育秧苗,挑選飽滿、優質的種子,去除干癟、劣質的空殼。播種時采用撒播方式,表面撒上一層稻殼灰,再覆蓋一層腐熟的糞土,以促進秧苗破殼生長。2.進行插秧;當秧苗長至7-8厘米高時,可進行插秧。選擇排灌水方便、土層肥沃、不含鹽堿的田塊。在插秧前3-5天施入基肥并翻耕,使土壤與肥料均勻混合。按照30x13厘米的行株距進行插秧,每個秧穴放置3-4株秧苗。二、田間管理方法;1.水肥管理;水稻秧苗生長至3葉前以干旱為主,2葉一心時施用尿素并適量澆水。3葉一心時追施促蘗肥,可選擇尿素或配方肥。施肥后及時澆水,防止肥害。生長過旺時,可使用化學方法進行控旺。2.除草防害;
導讀1.選種育苗;水稻種植前,應選擇適宜的田塊培育秧苗,挑選飽滿、優質的種子,去除干癟、劣質的空殼。播種時采用撒播方式,表面撒上一層稻殼灰,再覆蓋一層腐熟的糞土,以促進秧苗破殼生長。2.進行插秧;當秧苗長至7-8厘米高時,可進行插秧。選擇排灌水方便、土層肥沃、不含鹽堿的田塊。在插秧前3-5天施入基肥并翻耕,使土壤與肥料均勻混合。按照30x13厘米的行株距進行插秧,每個秧穴放置3-4株秧苗。二、田間管理方法;1.水肥管理;水稻秧苗生長至3葉前以干旱為主,2葉一心時施用尿素并適量澆水。3葉一心時追施促蘗肥,可選擇尿素或配方肥。施肥后及時澆水,防止肥害。生長過旺時,可使用化學方法進行控旺。2.除草防害;
一、水稻種植技術1. 選種育苗水稻種植前,應選擇適宜的田塊培育秧苗,挑選飽滿、優質的種子,去除干癟、劣質的空殼。播種時采用撒播方式,表面撒上一層稻殼灰,再覆蓋一層腐熟的糞土,以促進秧苗破殼生長。2. 進行插秧當秧苗長至7-8厘米高時,可進行插秧。選擇排灌水方便、土層肥沃、不含鹽堿的田塊。在插秧前3-5天施入基肥并翻耕,使土壤與肥料均勻混合。按照30x13厘米的行株距進行插秧,每個秧穴放置3-4株秧苗。二、田間管理方法1. 水肥管理水稻秧苗生長至3葉前以干旱為主,2葉一心時施用尿素并適量澆水。3葉一心時追施促蘗肥,可選擇尿素或配方肥。施肥后及時澆水,防止肥害。生長過旺時,可使用化學方法進行控旺。2. 除草防害水稻生長期間,要及時拔除田間雜草,減少水肥的過度消耗。根據不同生長階段選擇適宜的藥劑噴霧防治,如破口前使用富士1號乳油與苗海藻酸碘加水混合后噴霧。水稻的起源和產量一、起源水稻的起源地是中國。考古學家在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中發現了碳化的稻谷塊和稻谷殼,證明水稻種植已有4700多年的歷史。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的國家,后傳播至印度。二、產量水稻是一種一年生的水生草本植物,莖稈直立,高度在50-150厘米之間,與品種有關。葉鞘松弛且無毛,稻穗為圓錐花序,成熟時會向下彎曲。單顆穎果長度約5毫米,寬度約2毫米。水稻每畝產量在600-1600斤之間,低產田每畝產量在600-700斤,高產田每畝產量在1000-1200斤。雜交稻一期畝產量可達1400斤,二期雜交稻畝產量可達1600公斤。
水稻種植技術與田間管理
1.選種育苗;水稻種植前,應選擇適宜的田塊培育秧苗,挑選飽滿、優質的種子,去除干癟、劣質的空殼。播種時采用撒播方式,表面撒上一層稻殼灰,再覆蓋一層腐熟的糞土,以促進秧苗破殼生長。2.進行插秧;當秧苗長至7-8厘米高時,可進行插秧。選擇排灌水方便、土層肥沃、不含鹽堿的田塊。在插秧前3-5天施入基肥并翻耕,使土壤與肥料均勻混合。按照30x13厘米的行株距進行插秧,每個秧穴放置3-4株秧苗。二、田間管理方法;1.水肥管理;水稻秧苗生長至3葉前以干旱為主,2葉一心時施用尿素并適量澆水。3葉一心時追施促蘗肥,可選擇尿素或配方肥。施肥后及時澆水,防止肥害。生長過旺時,可使用化學方法進行控旺。2.除草防害;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