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兵不動—— 指揮官止住軍隊,暫不行動,等待戰(zhàn)機;比喻接受任務后暫不執(zhí)行,以觀望形勢的發(fā)展。2、飛揚跋扈—— 鷙鳥飛揚,大魚跋扈。喻指意氣舉動驕橫放肆。3、有口皆碑—— 所有人的嘴都是活的紀功碑。比喻對突出的好人好事一致頌揚。碑:紀功碑。4、白璧微瑕—— 潔白的玉上有小斑點。比喻很好的人或事物還有小缺點,含有美中不足表示惋惜的意思。5、破釜沉舟—— 《史記·項羽本紀》記載,項羽跟秦兵打仗,過河后把釜(鍋)都打破,船都弄沉,表示決不后退。比喻決心戰(zhàn)斗到底。6、鞭長莫及—— 本意為馬鞭雖長,但打不到馬肚子上。喻雖有力,力量亦達不到。7、重蹈覆轍—— 重新沿翻車舊轍走,比喻不重視總結(jié)經(jīng)驗,記取教訓,再犯以前犯過的錯誤。8、為虎作倀—— 為老虎引路的鬼。比喻給壞人做幫兇,為壞人效勞。9、中流砥柱—— 黃河中的堅強柱石。比喻能擔當重任、起中堅作用的人或集體。10、一丘之貉—— 同一個山丘上的貉,比喻彼此同是丑類,沒有什么差別。11、噤若寒蟬—— 冬天的蟬,一聲不響?,F(xiàn)在常用來比喻有所顧忌,不敢吭聲。12、涇渭分明—— 涇、渭二水,一清一濁,雖合流匯聚,卻清濁分明。比喻是非明了,境界清楚。13、膾炙人口—— 切細的烤肉人人都愛吃。比喻好的詩文為眾人所稱美。14、火中取栗—— 出自法國作家拉·封登的寓言。說是爐中烤著栗子。猴子叫貓去偷,貓不但沒有吃到栗子,反而把腳上的毛燒掉了。比喻被人利用,擔了風險,吃了苦頭,卻沒有撈到任何好處。15、如法炮制—— 本指依照成法,炮制藥劑。后比喻照著樣子處理。16、提綱挈領—— 提網(wǎng)之綱,挈衣之領。比喻抓住要領,扼其要害,就能理順關系,處事得心應手。17、麻木不仁—— 麻痹無知覺。比喻人對自身以外的事物漠不關心或反應遲鈍。18、海市蜃樓—— 由于光線在大氣層中的折射而產(chǎn)生的自然現(xiàn)象。一般發(fā)生在沙漠地區(qū)和海邊,折射的光線把遠處的景物顯示在空中或地面,形成奇異的幻景。古人誤認為是蜃(大蛤蜊)吐氣而成。后用來比喻虛幻的事物。19、眾口鑠金—— 鑠金:熔化金屬。眾口一詞,足能熔化金屬橋鋒。比喻謠言多,可以混淆是非。20、癡心妄想—— 根本辦不到的空想。比喻不切實際的希望。21、杯水車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車著了火的柴。比喻無濟于事。22、間不容發(fā):距離極近,中間不能放進一根頭發(fā)。比喻情勢危急到了極點。23、罄竹難書:把竹子用完了都寫不完。比喻事實(多指罪惡)很多,難以說完。罄,盡。24、未雨綢繆:天還沒下雨,就先修好門窗。比喻事先做好準備。25、相濡以沫:泉水干涸,魚靠在一起以唾沫相濕潤。后比喻同處困境,相互救助。26、以鄰為壑:拿鄰國當作排洪敏畢晌水的溝壑。比喻把自己的困難或災害轉(zhuǎn)嫁群眾給別人。27、飲鴆止渴:喝毒酒解渴。比喻采取極有害的方法來解決眼前困難,不顧后果。鴆,一種毒鳥。28、趨之若鶩:像鴨子一樣成群的爭先恐后的跑去。比喻成群的人爭著去,多含貶義。29、數(shù)典忘祖:指古代的禮制、歷史。比喻忘本,現(xiàn)也用來比喻對本國歷史的無知。30、捉襟見肘:原指衣服破爛,生活窮困。后來也比喻顧此失彼,無法應付。31、暗渡陳倉:指稱作戰(zhàn)時在正面迷惑敵人,在側(cè)面突然襲擊的策略;還用以比喻暗中進行的活動。32、暴虎馮河:暴虎,徒手搏虎;馮河,徒步過河。比喻有勇無謀,冒險行事。33、表里山河:內(nèi)有高山,外有大河。比喻地勢險要。34、不稂不莠:稂,狼尾草;莠,狗尾草。稂莠都是同谷子很相似的野草。比喻不成材或沒有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