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1/PD-L1免疫療法,為腫瘤治療的革命性突破,能充分激活人體免疫系統,針對多種腫瘤類型,顯著延長總生存期。與傳統療法相比,免疫療法的持久性優勢顯著,尤其在黑色素瘤中,可達20%左右的晚期患者實現臨床治愈。全球腫瘤專家對免疫藥物的興奮主要源于三大優勢:廣譜抗癌效果、較輕的整體副作用和可能實現晚期患者長期生存甚至臨床治愈。目前全球上市的PD-1或PD-L1抑制劑共5個,包括O藥(Opdivo, Nivolumab)、K藥(Keytruda, Pembrolizumab)、T藥(Tecentriq, Atezolizumab)、I藥(Imfinzi, Durvalumab)和B藥(Bavencio, Avelumab)。這些藥物針對不同適應癥,展現獨特效果。PD-1抑制劑的副作用處理需針對不同癥狀,包括發熱、乏力、皮膚問題、肝病、內分泌問題、腎臟問題和大腦炎癥等。嚴重副作用包括免疫相關炎癥反應,需及時診斷和治療。甲狀腺問題、免疫性肺炎、免疫性腸炎、免疫性肝炎等,可能需要內分泌科醫生會診和適當的激素治療。在應對免疫性炎癥時,可能需要口服或靜脈注射糖皮質激素,必要時加入免疫抑制劑。對于細胞因子風暴的患者,可能需要使用IL-6抗體進行治療。PD-1抑制劑的療效在未經挑選的實體瘤中,平均有效率約為10%-30%,唯一的例外是經典型霍奇金淋巴瘤,有效率可達60%以上。療效的持久性是學術界和癌友圈熱衷于PD-1抑制劑的原因之一。PD-1抑制劑結合化療、放療、靶向藥、溶瘤病毒、個性化腫瘤疫苗、以及特異性腫瘤免疫細胞治療等策略,顯著提高治療效果。聯合治療策略針對不同腫瘤類型,已顯示出良好的初步效果,尤其在惡性黑色素瘤和非小細胞肺癌中的應用,顯著提高了生存率。預測PD-1抑制劑效果的關鍵指標包括PD-L1表達、MSI檢測、TMB檢測和TIL檢測。PD-L1高表達、MSI-H狀態、高TMB和高腫瘤浸潤淋巴細胞的患者,更有可能從PD-1抑制劑治療中獲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