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過巴黎的地下墓場(catacombs)后,什么感覺?
去過巴黎的地下墓場(catacombs)后,什么感覺?
在蒼白灰暗的冬季巴黎,參觀如此陰郁壓抑的地下墓場,確實讓人感覺不爽。墓場每周一不對外開放,周二人潮洶涌。風雪天里,我們傻等了三個小時,還未身至墓場,心已荒蕪。盡管之前的準備已經很充分,但眼前骷髏的出現還是讓我嚇了一跳。不說話,直接上圖。如果你確定要看的話..。如果你一定要看的話..。如果你肯定要看的話..。如果你確定一定以及肯定要看的話..。那別怪我..。算了還是不給你們看了..。(慎點大圖);考慮到這個,更重口的特寫就不放了。對于這樣的感受,可以總結如下:1)葬墓人排列頭骨、股骨和脛骨成規則的圓垛和立方體,比骨頭本身更讓人感到脊背發涼。2)墓場曾是采石場,石料用于建設盧浮宮、巴黎圣母院等宏大建筑;之后成為存放尸體的場所。石頭雖死,被賦予靈魂,接受崇拜;人雖生,卻歸于地下,與城市偉大無緣。
導讀在蒼白灰暗的冬季巴黎,參觀如此陰郁壓抑的地下墓場,確實讓人感覺不爽。墓場每周一不對外開放,周二人潮洶涌。風雪天里,我們傻等了三個小時,還未身至墓場,心已荒蕪。盡管之前的準備已經很充分,但眼前骷髏的出現還是讓我嚇了一跳。不說話,直接上圖。如果你確定要看的話..。如果你一定要看的話..。如果你肯定要看的話..。如果你確定一定以及肯定要看的話..。那別怪我..。算了還是不給你們看了..。(慎點大圖);考慮到這個,更重口的特寫就不放了。對于這樣的感受,可以總結如下:1)葬墓人排列頭骨、股骨和脛骨成規則的圓垛和立方體,比骨頭本身更讓人感到脊背發涼。2)墓場曾是采石場,石料用于建設盧浮宮、巴黎圣母院等宏大建筑;之后成為存放尸體的場所。石頭雖死,被賦予靈魂,接受崇拜;人雖生,卻歸于地下,與城市偉大無緣。
![](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108/wz/18372545852.jpg)
今年1月3日,周二,巴黎地下墓場。在蒼白灰暗的冬季巴黎,參觀如此陰郁壓抑的地下墓場,確實讓人感覺不爽。墓場每周一不對外開放,周二人潮洶涌。風雪天里,我們傻等了三個小時,還未身至墓場,心已荒蕪。盡管之前的準備已經很充分,但眼前骷髏的出現還是讓我嚇了一跳。不說話,直接上圖。如果你確定要看的話...如果你一定要看的話...如果你肯定要看的話...如果你確定一定以及肯定要看的話...那別怪我...算了還是不給你們看了...(慎點大圖)考慮到這個,更重口的特寫就不放了。對于這樣的感受,可以總結如下:1)葬墓人排列頭骨、股骨和脛骨成規則的圓垛和立方體,比骨頭本身更讓人感到脊背發涼。2)墓場曾是采石場,石料用于建設盧浮宮、巴黎圣母院等宏大建筑;之后成為存放尸體的場所。石頭雖死,被賦予靈魂,接受崇拜;人雖生,卻歸于地下,與城市偉大無緣。3)參觀時間只有45分鐘,墓場大多數地方僅容一人通過,看久了雷同,時間綽綽有余。4)出了墓場,趕緊找間McCafe喝上一杯熱咖啡,巴黎的快餐咖啡比美國精致許多。這叫Glocalization。喝著咖啡,暖著冰涼的小手,心想著在這樣的天氣,身邊有個姑娘愿意陪我來看地下墓場,生活真是美好無比!
去過巴黎的地下墓場(catacombs)后,什么感覺?
在蒼白灰暗的冬季巴黎,參觀如此陰郁壓抑的地下墓場,確實讓人感覺不爽。墓場每周一不對外開放,周二人潮洶涌。風雪天里,我們傻等了三個小時,還未身至墓場,心已荒蕪。盡管之前的準備已經很充分,但眼前骷髏的出現還是讓我嚇了一跳。不說話,直接上圖。如果你確定要看的話..。如果你一定要看的話..。如果你肯定要看的話..。如果你確定一定以及肯定要看的話..。那別怪我..。算了還是不給你們看了..。(慎點大圖);考慮到這個,更重口的特寫就不放了。對于這樣的感受,可以總結如下:1)葬墓人排列頭骨、股骨和脛骨成規則的圓垛和立方體,比骨頭本身更讓人感到脊背發涼。2)墓場曾是采石場,石料用于建設盧浮宮、巴黎圣母院等宏大建筑;之后成為存放尸體的場所。石頭雖死,被賦予靈魂,接受崇拜;人雖生,卻歸于地下,與城市偉大無緣。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