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108/wz/18372760052.jpg)
在描繪傾盆大雨的古詩中,有這樣一句:“白帝城中云出門,白帝城下雨翻盆。”描述了白帝城中烏云翻涌而出的景象,而城下的雨水則如同被打翻的水盆般傾瀉而下,淋漓盡致地展現了雨勢之猛烈。這首詩出自唐代著名詩人李白之手,詩名《白帝》。整首詩如下:《白帝》白帝城中云出門,白帝城下雨翻盆。高江急峽雷霆斗,古木蒼藤日月昏。戎馬不如歸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哀哀寡婦誅求盡,慟哭秋原何處村。此詩不僅通過生動的意象展現了白帝城的壯麗景象,更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風雨交加的壯觀場面。首句“白帝城中云出門”寥寥數字便勾勒出一幅烏云密布的畫面,而“白帝城下雨翻盆”則進一步以夸張手法突顯了雨勢之大,仿佛天地間的一切都被這突如其來的暴雨所吞沒。緊接著,“高江急峽雷霆斗,古木蒼藤日月昏”兩句,詩人借助自然界的聲響和景象,進一步渲染了風雨交加的氛圍。高聳的江水和險峻的峽谷在雷鳴電閃中仿佛正在進行一場激烈的斗爭,古木蒼藤在風雨中搖曳,使得原本明亮的日月也變得昏暗無光。詩的后半部分則轉向了社會現實的描繪,“戎馬不如歸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兩句,表達了詩人對戰爭的厭倦與對和平生活的向往。詩人認為,戰馬不如歸馬悠閑自在,而戰亂之下,原本繁榮的千家萬戶如今只剩下百余家,這反映了戰亂給百姓生活帶來的巨大破壞。最后兩句“哀哀寡婦誅求盡,慟哭秋原何處村”則更進一步描繪了戰爭給百姓帶來的深重苦難。寡婦們在戰亂中失去依靠,生活困苦,而秋原上那些因戰亂流離失所的人們,他們的哀嚎和悲泣聲似乎回蕩在整個原野,讓人感受到一種難以言說的悲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