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嫣然未見茜紅枝”出自宋代姚勉的《催海棠二首》。“嫣然未見茜紅枝”全詩《催海棠二首》宋代姚勉燕子銜春己幾時,嫣然未見茜紅枝。天開錦幄烘晴晝,著力東風一夜吹。《催海棠二首》姚勉 翻譯、賞析和詩意《催海棠二首》是宋代詩人姚勉的作品。下面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催海棠二首》中,詩人以催促海棠花開放為主題,表達了對春天的期待和渴望。詩中通過描繪春天的自然景象和描述花朵的生長過程,展現了春天的美好與生機。詩詞的中文譯文:燕子銜春己幾時,嫣然未見茜紅枝。天開錦幄烘晴晝,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4a36acaf2edda3cc149573a013e93901213f9239?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
著力東風一夜吹。詩意和賞析:這首詩以燕子銜回春天的到來為開端,詩人問道:“春天何時到來?”接著,他描述了尚未看到海棠花紅的情景,海棠花是春天的代表花朵之一。然后,詩人描繪了春天的陽光明媚,猶如錦繡的帷幕,烘托出晴朗的白晝。最后,他表達了期待東風一夜吹拂,促使海棠花急速綻放的心情。整首詩通過對春天和花朵的描繪,強烈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迫切渴望和期盼。燕子銜春的形象象征著新生和希望,詩人借此表達了對春天的期待。詩中的海棠花則象征著美麗和生命力,它的迅速綻放也象征著春天的到來和自然界的復蘇。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勾勒出春天的景象,展現了對春天的熱愛和對生命的贊美。《催海棠二首》是一首充滿生機和希望的詩,通過描述春天和花朵的美麗,表達了詩人對新生和美好事物的向往。它展示了詩人對自然界的細膩觀察和對生命力的贊美,同時也喚起讀者對春天的向往和對美好未來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