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閱讀設備是什么
數字閱讀設備是什么
計算機--iPad;由于在數字出版剛剛起步的時候,相當一部分數字出版物都是借助互聯網而傳播的,所以,作為網絡的節點,計算機無疑是數字閱讀最早的終端設備。近些年,隨著技術不斷提高,計算機由曾經的臺式機發展到筆記本、上網本,再到最近炙手可熱的平板電腦,這一路走來,有些功能淡出舞臺,而有些卻越發受到追捧。數字閱讀就屬于后者。
導讀計算機--iPad;由于在數字出版剛剛起步的時候,相當一部分數字出版物都是借助互聯網而傳播的,所以,作為網絡的節點,計算機無疑是數字閱讀最早的終端設備。近些年,隨著技術不斷提高,計算機由曾經的臺式機發展到筆記本、上網本,再到最近炙手可熱的平板電腦,這一路走來,有些功能淡出舞臺,而有些卻越發受到追捧。數字閱讀就屬于后者。
![](https://img.51dongshi.com/20241129/wz/18311527852.jpg)
當今三種主要的數字閱讀設備包括計算機、電子閱讀器、手機(分別以iPad,Kindle,3G為例),他們對數字閱讀的影響和作用。計算機--iPad由于在數字出版剛剛起步的時候,相當一部分數字出版物都是借助互聯網而傳播的,所以,作為網絡的節點,計算機無疑是數字閱讀最早的終端設備。近些年,隨著技術不斷提高,計算機由曾經的臺式機發展到筆記本、上網本,再到最近炙手可熱的平板電腦,這一路走來,有些功能淡出舞臺,而有些卻越發受到追捧。數字閱讀就屬于后者。對于臺式機、筆記本、上網本而言,在其打包的服務中并不包括硬性的與數字出版產業相關的軟件。用戶可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安裝一些閱讀數字出版物的軟件,然后從一些網站上獲取收費或者免費的電子書、電子報紙、電子雜志等,這些出版物根據其版權情況可供讀者在線閱讀或者離線閱讀并永久保存。或許是由于無論何種計算機的屏幕都無法獲得舒適的閱讀體驗,作為終端閱讀設備的計算機始終沒有帶來數字閱讀的大革命,直到iPad出現。iPad概述。這是最近Apple新推出的平板電腦。作為計算機,iPad符合人們對“便攜”的要求,同時它可以兼容所有的蘋果在線軟件的應用,并完全支持iPod的音樂、視頻、圖片、郵件等功能。而其中對數字閱讀領域有巨大影響的是一個內置程序--iBooks。性能分析。iBooks是一個用來閱讀和購買電子書的程序,用戶可以通過內置的iBookstore(銷售網店)購買各種經典書籍和暢銷書。購買過的書籍會在用戶個人的iBookShelf書架上顯示,輕輕點觸書籍便可進行閱讀。LED背光屏幕和高分辨率使讀者在低光環境下也可舒適閱讀。無論從數字閱讀的性能還是整體外觀,iPad都有和Kindle的近似之處。但是iPad的功能要遠遠強大得多。因為iPad首先是一款計算機,所以功能比只作為閱讀器的Kindle要強大;其次,iPad在電子書閱讀器閱讀方面能夠滿足用戶更多需求。iPad的出現帶來了一種電子書閱讀方式的改變,即讀者將從閱讀純文字轉向多媒體閱讀方式。除了瀏覽文字、圖片和視頻,讀者還可以在相關內容后面發表評論,互動性很強。以《紐約時報》網站為例,iPad專門配備了《紐約時報》數字版的程序,首頁標題不斷更新,同時夾雜系列圖片、視頻、用戶評論、指向其他來源的鏈接以及紀錄片式的新聞報道。優劣權衡。iPad是否有足夠的影響力撼動Kindle在電子閱讀器方面的領頭地位呢?毫無疑問亞馬遜和蘋果在未來電子書市場的出版和零售領域將展開一場爭奪,但是誰勝誰負一時還難下定論。就目前電子書資源的情況來看,iPad已與企鵝、哈珀·柯林斯、西蒙&舒斯特、麥克米倫、阿歇特圖書集團五家出版集團在提供電子書內容方面達成協議;蘭登書屋也明確表示希望與Apple做進一步溝通;紐約時報集團、新聞集團、康德納斯特集團等傳媒也與其有合作。這與Kindle的30萬種圖書、29種雜志和38種報紙難分高下。且iPad允許出版社自主定價,這無疑會使得其獲得更多的合作伙伴,但對用戶的吸引力就會減弱。尋找這個微妙的平衡點十分重要。而iPad的致命問題,就是其作為一款計算機缺少了很多計算機應具備的功能,比如沒有攝像頭、缺乏接口、不具備多任務運行模式等。這都將成為阻礙iPad銷售的原因。另一問題就是價格比Kindle要昂貴很多(Kindle $259-489,iPad $499-829),同時下載圖書的平均價格也略高于Kindle(Kindle $9.9/本/次,iPad $8-15/本/次)。人們完全有理由,在擁有一臺筆記本的基礎上再去買一個Kindle,而不是iPad。若真是這樣,iPad很有可能會成為雞肋。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教授周慶山指出,iPad結合了網絡環境下新的產權模式、贏利模式,實現了經營的創新。iPad對電子閱讀器的發展,首先取決于人們是否能接受“手機電腦加電子閱讀器”的使用模式。其次是iPad在“標準、應用軟件、硬件供應、附件”等配套發展中能否為用戶接受。蘋果以計算機身份搶占電子閱讀器市場,不可忽視的是其對于“出版”的理解,這與IT是兩個路子。出版物是影響人類意識形態和價值觀的精神產品,盡管它數字化了,但面對不同國家和地區,出版內容仍需要符合各個銷售地區的文化習俗、消費習慣、法律法規等。電子閱讀器--Kindle電子閱讀器可以說是數字閱讀時代一面旗幟,它與計算機和手機不同--此兩者的出現起初都不是為了數字閱讀。而電子閱讀器就是為數字閱讀消費而生的,它是最為專業的終端閱讀設備。在亞馬遜Kindle的帶動下,全球掀起了一陣電子閱讀器市場的熱潮。巴諾書店的Nook、索尼公司的Sony reader以及近兩年來的國產閱讀器一起占領市場。眾多的閱讀終端可供讀者選擇,使得數字閱讀領域獲得前所未有的發展生機。而Kindle依然是電子閱讀器成功的最佳例證。Kindle概述。早在2006年,Sony公司就已推出電子書閱讀器Sony reader,但是并未引起任何反響。時隔一年,亞馬遜推出了電子書閱讀器Kindle。一推出即銷售一空,甚至一度斷貨。性能分析。如今Kindle已經出了三款(Kindle、Kindle2、KindleDX),首款Kindle幾乎已經絕跡(本文不做討論),而Kindle2和KindleDX(后統稱Kindle)成為主流。二者區別就在于后者的屏幕尺寸和內存要略大于前者,更適合閱讀報紙。Kindle外形精致輕巧,內存強大。其厚度不足1厘米,小于一本普通書的厚度與重量;但內存卻有2G或者4G,大約可儲存1500-3000本書。同時,Kindle使用了電子墨水顯示屏(iPad并未采用),使眼睛不覺疲憊。依靠Kindle,用戶能夠從互聯網上下載數字格式的圖書、報紙與雜志,其下載過程不到一分鐘。同時,用戶還可當場購買當天報紙,或者支付一筆包月費,訂購該月每天的報紙、雜志和博客。報紙內容隔夜分發,而博客內容每天分發好幾次。盡管亞馬遜并不是第一家銷售此類電子書閱讀器的公司,不過它分發電子圖書的方法卻可能為移動數據網絡帶來全新的應用。優劣權衡。對于國外的成功案例,漢王科技電子書事業部總經理王邦江認為,亞馬遜Kindle的優勢有三點:第一,抓住了讀者的需求;第二,很好地利用了亞馬遜自己的內容優勢;第三,提供了無線下載功能。Kindle的外觀討人喜歡是毋庸置疑的,就像iPod曾經風靡全球一樣。同時,亞馬遜通過無線方式把書報刊的內容傳到Kindle閱讀器上,無需USB、PC、服務費等,一切簡單快捷。這非常符合當今人們的消費需求。而國內的電子閱讀器很難做到隨時隨地無線下載,這與我們無線網的覆蓋率有關。另外,最重要的一點,是Kindle背后有強大的亞馬遜內容庫作為支持,這是一個擁有幾十萬圖書的巨大資源庫。這充分體現了即使是在數字化閱讀的時代,內容為王的原則仍然不會改變。而國內的電子閱讀器背后只有幾千本可供下載的書籍,且內容庫的更新跟不上知識文化的進步,這嚴重影響到國內數字化閱讀的發展進程。而限制Kindle走入尋常百姓家的因素,在筆者看來,是價格。產品高價格的限制,使得這種數字化閱讀未能很快地普及。長久以來亞馬遜電子一直堅持以9.99美元的低售價吸引顧客,而麥格勞·希爾認為圖書售價過低,要求亞馬遜提高其公司在亞馬遜網上的電子讀物售價。最終亞馬遜在這一糾紛中妥協,愿意提高售價。價格的不斷提升,使一些顧客望而卻步,盡管亞馬遜并不希望這樣。手機--3G手機作為數字化閱讀的終端設備是近幾年才開始興起的。隨著3G的發展,手機閱讀成了數字化閱讀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據《第25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09年年底,我國有77.8%的用戶使用手機在線聊天服務,這依然是手機上網的首要應用。排在第二位的是手機閱讀,用戶的比例占到總體手機網民的75.4%。手機新聞網站、手機小說、手機報等業務已經成為影響手機網民的最重要應用之一。3G概述。3G(third-generation),是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的簡稱,是指支持高速數據傳輸的蜂窩移動通訊技術,即將無線通信與國際互聯網等多媒體通信結合的新一代移動通信系統。3G服務能夠同時傳送聲音(通話)及數據信息(電子郵件、即時通信等)。如今,wap與web的結合是一種趨勢,如時下流行的微博客網站就已經將此應用加入進來(即可通過手機更新微博)。應用分析。利用3G進行手機閱讀的內容主要是新聞、手機小說、微博。由于生活節奏過快,人們逐漸傾向于隨時隨地接受碎片化的信息。手機的移動性強,容量小,這使得手機所呈現的信息短小,且主要以消遣為目的,這恰好符合了當今人們的閱讀傾向,所以,手機閱讀前景廣闊。手機越來越成為人們了解新聞的窗口。形形色色的手機報,以及手機上網功能
數字閱讀設備是什么
計算機--iPad;由于在數字出版剛剛起步的時候,相當一部分數字出版物都是借助互聯網而傳播的,所以,作為網絡的節點,計算機無疑是數字閱讀最早的終端設備。近些年,隨著技術不斷提高,計算機由曾經的臺式機發展到筆記本、上網本,再到最近炙手可熱的平板電腦,這一路走來,有些功能淡出舞臺,而有些卻越發受到追捧。數字閱讀就屬于后者。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