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宋朝要定都汴梁而不是商丘
為什么宋朝要定都汴梁而不是商丘
2.唐代開始,隨著京杭大運河的通航,開封位于通濟渠的要沖,是通往洛陽和長安的重要門戶。汴河南通江淮,江南富饒的物資可以順利直達汴州。與此同時,關中地區因連年戰亂導致經濟衰敗,長安和洛陽也多次遭受戰爭破壞,不再是昔日的輝煌。3.盡管北宋初年,宋太祖匡胤有意遷都洛陽或長安,但最終還是聽從了大多數人的意見,實際上這也是順應了當時社會經濟的客觀情況。但這并不意味著沒有風險。從自然環境角度來看,開封并不是一個理想的都城選址。4.開封位于黃河下游,周圍地勢平坦,既無大山,也很難見到丘陵。這與長安、洛陽、北京等城市有天然屏障的情況不同。洛陽北有黃河天險,南有伊闕之鎖,東有成皋、虎牢之固,西有龍門、崤山之險,自然比開封這個大平原更具有防御優勢。
導讀2.唐代開始,隨著京杭大運河的通航,開封位于通濟渠的要沖,是通往洛陽和長安的重要門戶。汴河南通江淮,江南富饒的物資可以順利直達汴州。與此同時,關中地區因連年戰亂導致經濟衰敗,長安和洛陽也多次遭受戰爭破壞,不再是昔日的輝煌。3.盡管北宋初年,宋太祖匡胤有意遷都洛陽或長安,但最終還是聽從了大多數人的意見,實際上這也是順應了當時社會經濟的客觀情況。但這并不意味著沒有風險。從自然環境角度來看,開封并不是一個理想的都城選址。4.開封位于黃河下游,周圍地勢平坦,既無大山,也很難見到丘陵。這與長安、洛陽、北京等城市有天然屏障的情況不同。洛陽北有黃河天險,南有伊闕之鎖,東有成皋、虎牢之固,西有龍門、崤山之險,自然比開封這個大平原更具有防御優勢。
![](https://img.51dongshi.com/20241129/wz/18311571752.jpg)
1. 宋朝選擇定都開封,是受到其經濟立國策略的影響。觀察宋代疆域地圖,我們會發現開封擁有發達的水利網絡,這里地勢平坦,河湖眾多,交通極為便利。作為河流中樞和水上交通要道,開封的地理位置優越,對一個新興政權而言,這意味著可以輕松獲取社會生活所需的各種物資。2. 唐代開始,隨著京杭大運河的通航,開封位于通濟渠的要沖,是通往洛陽和長安的重要門戶。汴河南通江淮,江南富饒的物資可以順利直達汴州。與此同時,關中地區因連年戰亂導致經濟衰敗,長安和洛陽也多次遭受戰爭破壞,不再是昔日的輝煌。3. 盡管北宋初年,宋太祖匡胤有意遷都洛陽或長安,但最終還是聽從了大多數人的意見,實際上這也是順應了當時社會經濟的客觀情況。但這并不意味著沒有風險。從自然環境角度來看,開封并不是一個理想的都城選址。4. 開封位于黃河下游,周圍地勢平坦,既無大山,也很難見到丘陵。這與長安、洛陽、北京等城市有天然屏障的情況不同。洛陽北有黃河天險,南有伊闕之鎖,東有成皋、虎牢之固,西有龍門、崤山之險,自然比開封這個大平原更具有防御優勢。5. 因此,一旦北方出現危機,宋朝的安危就會受到威脅。正如澶淵之盟時期,北方的邊患讓宋朝陷入了危險,這一點在歷史上也得到了體現。
為什么宋朝要定都汴梁而不是商丘
2.唐代開始,隨著京杭大運河的通航,開封位于通濟渠的要沖,是通往洛陽和長安的重要門戶。汴河南通江淮,江南富饒的物資可以順利直達汴州。與此同時,關中地區因連年戰亂導致經濟衰敗,長安和洛陽也多次遭受戰爭破壞,不再是昔日的輝煌。3.盡管北宋初年,宋太祖匡胤有意遷都洛陽或長安,但最終還是聽從了大多數人的意見,實際上這也是順應了當時社會經濟的客觀情況。但這并不意味著沒有風險。從自然環境角度來看,開封并不是一個理想的都城選址。4.開封位于黃河下游,周圍地勢平坦,既無大山,也很難見到丘陵。這與長安、洛陽、北京等城市有天然屏障的情況不同。洛陽北有黃河天險,南有伊闕之鎖,東有成皋、虎牢之固,西有龍門、崤山之險,自然比開封這個大平原更具有防御優勢。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