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坡羹是蘇軾所推崇的一種素菜湯,它不依賴魚肉等五味,而是以菘菜、蔓菁、清蘆菔、薺菜等蔬菜為主料,經過多次揉洗以去除苦澀之味,再以少許生油涂抹鍋邊及碗沿,放入生米作為糝料,烹飪而成。東坡肘子源于蘇軾在江西永修的經歷,當地農夫為感謝他治愈孩子,款待他以豬肉。蘇軾所吟“禾草珍珠透心香”被誤解為烹飪秘訣,結果農夫將豬肉和稻草同煮,意外地創造出這道美食。東坡肉則是蘇軾在杭州任職期間,當地百姓為慶祝工程順利完成,以豬肉相贈,蘇軾指導家人將肉方塊燒至紅潤,分贈給工人們,由此得名。中華飲食風味多樣,不同地域的菜系各具特色,如巴蜀、淮揚、齊魯、粵閩等。四季更替影響著飲食調配,冬季講究醇厚,夏季偏愛清淡。菜肴美感也是中華烹飪的一大特色,追求色、香、味、形、器的和諧統一,使人們在享受美味的同時,也能得到精神和物質上的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