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電子工程師來說,Layout就是硬件的藝術
對于電子工程師來說,Layout就是硬件的藝術
在早期的工作經歷中,我曾依賴自動化工具進行布局,將其視為一個簡單、乏味的過程。然而,當我轉入一家專注于復雜通訊及服務器產品的公司后,手動布局成為了一種常態。面對一個超過8000個管腳的通訊板,我從零開始,親手調整每一根信號線,每一個扇出,每一段等長。完成布局的那一刻,我體會到了前所未有的自豪感,就像看著自己的孩子成長一樣。隨著項目的增多,我逐漸意識到,優秀的Layout工程師,就是一位藝術家。以一個VPX機箱板卡為例,其TOP絲印層展示出精心設計的器件排布,電容緊貼芯片,DDR接近FPGA,布局整齊有序。打開TOP層,布局設計顯得復雜而高端。然而,當所有層都展現在眼前時,即使是外行,也不禁為之震撼。然而,技術之美,最終需要功能和性能來支撐。系統級板卡的成本高昂,能夠實現功能已屬不易。
導讀在早期的工作經歷中,我曾依賴自動化工具進行布局,將其視為一個簡單、乏味的過程。然而,當我轉入一家專注于復雜通訊及服務器產品的公司后,手動布局成為了一種常態。面對一個超過8000個管腳的通訊板,我從零開始,親手調整每一根信號線,每一個扇出,每一段等長。完成布局的那一刻,我體會到了前所未有的自豪感,就像看著自己的孩子成長一樣。隨著項目的增多,我逐漸意識到,優秀的Layout工程師,就是一位藝術家。以一個VPX機箱板卡為例,其TOP絲印層展示出精心設計的器件排布,電容緊貼芯片,DDR接近FPGA,布局整齊有序。打開TOP層,布局設計顯得復雜而高端。然而,當所有層都展現在眼前時,即使是外行,也不禁為之震撼。然而,技術之美,最終需要功能和性能來支撐。系統級板卡的成本高昂,能夠實現功能已屬不易。
![](https://img.51dongshi.com/20241126/wz/18329641952.jpg)
Layout,對于電子工程師而言,是一場藝術的創造,同時也是一次技術的挑戰。它不僅僅是一系列繁瑣步驟的集合,更是一次充滿激情與成就感的探索。在早期的工作經歷中,我曾依賴自動化工具進行布局,將其視為一個簡單、乏味的過程。然而,當我轉入一家專注于復雜通訊及服務器產品的公司后,手動布局成為了一種常態。面對一個超過8000個管腳的通訊板,我從零開始,親手調整每一根信號線,每一個扇出,每一段等長。完成布局的那一刻,我體會到了前所未有的自豪感,就像看著自己的孩子成長一樣。隨著項目的增多,我逐漸意識到,優秀的Layout工程師,就是一位藝術家。以一個VPX機箱板卡為例,其TOP絲印層展示出精心設計的器件排布,電容緊貼芯片,DDR接近FPGA,布局整齊有序。打開TOP層,布局設計顯得復雜而高端。然而,當所有層都展現在眼前時,即使是外行,也不禁為之震撼。然而,技術之美,最終需要功能和性能來支撐。系統級板卡的成本高昂,能夠實現功能已屬不易。隨著對Layout的深入了解和實踐,我逐漸享受這一過程。每一次布局都是一次創作,從考慮EMC、結構干涉、通道預留、信號線排布到整體外觀的完美,都是在實現藝術的追求。對于Layout工程師而言,這一過程充滿了挑戰與樂趣。為了獲取更多資源,您可以點擊下方的機械學霸小程序,獲取更多內容。請注意,本文為網絡轉載,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機械學霸進行處理。
對于電子工程師來說,Layout就是硬件的藝術
在早期的工作經歷中,我曾依賴自動化工具進行布局,將其視為一個簡單、乏味的過程。然而,當我轉入一家專注于復雜通訊及服務器產品的公司后,手動布局成為了一種常態。面對一個超過8000個管腳的通訊板,我從零開始,親手調整每一根信號線,每一個扇出,每一段等長。完成布局的那一刻,我體會到了前所未有的自豪感,就像看著自己的孩子成長一樣。隨著項目的增多,我逐漸意識到,優秀的Layout工程師,就是一位藝術家。以一個VPX機箱板卡為例,其TOP絲印層展示出精心設計的器件排布,電容緊貼芯片,DDR接近FPGA,布局整齊有序。打開TOP層,布局設計顯得復雜而高端。然而,當所有層都展現在眼前時,即使是外行,也不禁為之震撼。然而,技術之美,最終需要功能和性能來支撐。系統級板卡的成本高昂,能夠實現功能已屬不易。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