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如賀鑄《青玉案》中“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這三個意象組成一個整體,藝術地回答了“試問閑愁都幾許?”它不是三個意象的簡單相加,而是形成了一個感人的藝術境界:閑愁像無邊無際的如煙青草,似狂飛亂舞的滿城飛絮,若凄清迷茫的黃梅時雨。古詩詞常見的意象、意境?!癫菽绢?。1.梅花——最先開放,傲霜斗雪——敢為人先,不畏權貴——君子梅花沖寒斗雪,玉骨冰肌,孤高自賞,在嚴寒中最先開放,然后引出爛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受到了詩人的敬仰與贊頌。宋人陳亮《梅花》:“一多忽先變,百花皆后香?!痹娙俗プ∶坊ㄗ钕乳_放的特點,寫出了不怕打擊挫折、敢為先下的品質,既是詠梅,也是詠自己。陸游的著名詞作《詠梅》:“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苯杳坊▉肀扔髯约簜涫艽輾埖牟恍以庥龊筒辉竿骱衔鄣母呱星椴佟?/div>
![](https://img.51dongshi.com/20241126/wz/18338328052.jpg)
意境,指文藝作品或自然景象中所表現出來的情調和境界。詩歌的意境,是詩人的主觀情思與客觀景物相交融而創造出來的渾然一體的藝術境界。詩歌創作離不開意象,意象的選擇只是第一步,是詩的基礎;組合意象創造出“意與境諧”的詩的藝術境界才是目的。意境與意象在本質上有一定的聯系,它們都是主觀與客觀統一的產物,都是情與物的結合體。但它們又有區別:從形式上看,意象與詞句相關,意境則與全篇對應。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边@首詩有如下意象:黃鶴樓、煙花、孤帆、長江等。這些意象組合起來便成了一幅融情于境的畫面:詩中沒有直抒對友人依依不舍的眷念,而是通過孤帆消失,江水悠悠和久立江邊若有所失的詩人形象,表達送別友人的深情摯意。字面上句句寫景,實際上句句都在抒情,可謂一切景語皆情語。再如賀鑄《青玉案》中“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這三個意象組成一個整體,藝術地回答了“試問閑愁都幾許?”它不是三個意象的簡單相加,而是形成了一個感人的藝術境界:閑愁像無邊無際的如煙青草,似狂飛亂舞的滿城飛絮,若凄清迷茫的黃梅時雨。古詩詞常見的意象、意境●草木類:1.梅花——最先開放,傲霜斗雪——敢為人先,不畏權貴——君子梅花沖寒斗雪,玉骨冰肌,孤高自賞,在嚴寒中最先開放,然后引出爛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受到了詩人的敬仰與贊頌。宋人陳亮《梅花》:“一多忽先變,百花皆后香。”詩人抓住梅花最先開放的特點,寫出了不怕打擊挫折、敢為先下的品質,既是詠梅,也是詠自己。陸游的著名詞作《詠梅》:“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苯杳坊▉肀扔髯约簜涫艽輾埖牟恍以庥龊筒辉竿骱衔鄣母呱星椴?。2.蘭——清雅幽香,姿態優美——追求淡泊——君子隱士蘭花,清馨不濁,香氣純正,花姿優美,體態勻稱,葉型矯健,交錯變化,韻味飄逸。因古典詩歌中常寫其清雅幽香,芳草自憐,故蘭常用來比喻美好的東西。如蘭交——喻志同道合之人,蘭涂——美好的前途,蘭質——如蘭一般的品質。明代徐謂的《蘭》:“莫訝春光不屬儂,一香已足壓千紅??偭钫蝽n袖,不作人間腦麝風?!边@首詩寫出了春蘭的美,蘭以幽香取勝,比春光中的“千紅”不知要高出多少倍。3.竹——本固性直、心空節貞、綠竹蔥蘢——正直謙虛,堅貞高潔——隱士君子A.古人把竹子的自然形狀跟人的道德追求聯系起來。白居易的《養竹記》就將竹子“本固”、“性直”、“心空”、“節貞”等特點,比擬君子的品德修養。張九齡的詠竹詩《和黃門盧侍御詠竹》:“高節人相重,虛心世所知?!辟澝乐竦臍夤澟c虛心。B.玄學家、隱士、詩人喜歡在綠竹蔥蘢的環境談玄論道,而這些畫面也越來越多進入他們的詩作中。如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竹徑通幽出,禪放花木深?!?.菊花(黃花、東籬)——臨秋而開,顏色淡雅——凌冰傲霜,不畏權貴;淡泊名利,不求聞達——志士、君子。A.臨秋而開——凌冰傲霜,不畏權貴,堅守晚節——志士屈原《離騷》:“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痹娙艘燥嬄恫突ㄏ笳髯约浩沸械母呱泻图儩?。唐人元稹《菊花》:“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北磉_了詩人對堅貞、高潔品格的追求。其他“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鄭思肖《寒菊》)、“寂寞東籬濕露華,依前金靨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陽后菊花二首》)等詩句,都借菊花來寄寓詩人的精神品質,這里的菊花無疑成為詩人一種人格的寫照?!駝游镱?1.大雁(雁、飛鴻)雁姿雄壯,春秋遷徙,鴻雁傳書——雄渾悲壯,思鄉之情,書信來往——壯士、游子、懷人。雁來慘淡沙場外,月出蒼茫云海間。——〈宋〉陸游。借秋空雁陣渲染沙場征戰的雄渾悲壯之貌。韋應物的《聞雁》:“故園渺何處?歸思方悠哉?;茨锨镆褂?,高齋聞雁來?!痹娙私柩闶闱?,寄寓自己濃濃的鄉愁和對親人的思念之情。12.蟬——棲高飲露——志行高潔——高潔之士垂綏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唐虞世南《蟬》。鳴蟬成了具有高標逸韻人格的象征,成了詩人自己是因為立身高潔而不是因為憑借外在的力量才被重用的表白。另外,因為秋后的蟬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蟬兒便剩下幾聲若斷若續的哀鳴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蟬就成為悲涼的同義詞。如唐人駱賓王《詠蟬》起首兩句:“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币院s高唱,渲染自己在獄中深深懷想家園之情。宋人柳永《雨霖鈴》開篇是:“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息。”還未直接描寫別離,“凄凄慘慘戚戚”之感已充塞讀者心中,釀造了一種足以觸動離愁別緒的氣氛。13.猿——叫聲凄切——悲涼凄清——憂愁憂思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唐杜甫《登高》14.杜鵑(杜宇、布谷、子規)——叫聲凄切——悲涼凄清——憂愁憂思古代神話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讓位給他的臣子,自己隱居山林,死后靈魂化為杜鵑。于是古詩中的杜鵑也就成為凄涼、哀傷的象征了。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起句寫即目之景,在蕭瑟悲涼的自然景物中寄寓離別感傷之情。三、四句以寄情明月的豐富想象,表達對友人的無限懷念與深切同情。宋人賀鑄《憶秦娥》:“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勝凄斷,杜鵑啼血。”三更月光照在庭院里雪白的梨花上,杜鵑鳥在凄厲地鳴叫著,使人禁不住倍加思念親人,傷心欲絕。詞人通過描寫凄清的景物,寄托了幽深的鄉思。其他又如“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唐人秦觀《踏莎行》)、“子規夜半猶啼血,不信東風喚不回”(宋人王令《送春》)等,都以杜鵑鳥的哀鳴,來表達哀怨、凄涼或思歸的情思。唐李商隱也在《錦瑟》中用“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來抒寫詩人內心極度的哀怨。15.酒——促人亢奮,引人抒懷——富于想象,借酒抒情——豪放灑脫,借酒澆愁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唐王維《送元二使安西》。借酒表達了深厚的強烈的依依惜別之情?!駳庀蟮乩眍?7.夕陽(斜陽、落日)---凄涼失落,蒼茫沉郁,懷古幽情---游子、思婦、壯士、思鄉懷古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王維的《使至塞上》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8.流水——流水不返,延綿不絕——時光易逝,情誼綿綿——懷古思念、愛恨情長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流水一去不復返,故古人常以流水喻時光的流逝,慨嘆時光易逝,生命苦短。五代李煜《虞美人》: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以流水喻感情的綿遠、悠長、無盡。19.秋:秋——萬物凋零——英雄美人遲暮——英雄、美人秋——滿目蒼涼——思鄉懷人——游子、思婦秋——天高云淡——心胸壯闊——壯士、良臣徐再思的《水仙子》:“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后?!币郧锶盏囊庀髞碓V說離情。范仲淹的《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苯枨锾烀鑼戦_闊壯觀之景。20.月: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游子思婦月——連接古今,連接異地——感嘆時光流逝,追思歷史——豪放灑脫者張九齡《望月懷遠》:“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崩铎稀队菝廊恕罚骸按夯ㄇ镌潞螘r了,往事知多少。”他曲折命運的悲劇,盡情地展現在“春花秋月”的時間之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