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兩江新區1-2月外貿外資持續向好
重慶兩江新區1-2月外貿外資持續向好
今年1―2月,兩江新區果園港外貿集裝箱吞吐量和外貿集裝箱水水聯運中轉量等多個指標增長顯著。發揮果園港等開放平臺優勢,堅決克服疫情影響,兩江新區1―2月外貿發展形勢積極向好,截至目前,轄區外資企業已全部復工復產。其中,兩江新區從降成本、暢物流、穩市場等三個方面針對性地做好穩外貿、穩外資工作,加快培育內陸開放新優勢,探索內陸開放新路徑的腳步不斷加快。以此為代表,兩江新區正充分發揮獨特區位、開放平臺、產業基礎、政策支撐及管理體制等多項優勢,加大內陸開放力度。且在面對疫情時,仍保持高水平的對外開放。
導讀今年1―2月,兩江新區果園港外貿集裝箱吞吐量和外貿集裝箱水水聯運中轉量等多個指標增長顯著。發揮果園港等開放平臺優勢,堅決克服疫情影響,兩江新區1―2月外貿發展形勢積極向好,截至目前,轄區外資企業已全部復工復產。其中,兩江新區從降成本、暢物流、穩市場等三個方面針對性地做好穩外貿、穩外資工作,加快培育內陸開放新優勢,探索內陸開放新路徑的腳步不斷加快。以此為代表,兩江新區正充分發揮獨特區位、開放平臺、產業基礎、政策支撐及管理體制等多項優勢,加大內陸開放力度。且在面對疫情時,仍保持高水平的對外開放。
建設內陸開放新高地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戰略定位之一,中央更是明確提出兩江新區與天府新區要建設內陸開放門戶。作為國家級開發開放新區,兩江新區積極抓住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戰略機遇、國家恢復經濟社會發展的政策機遇和疫情催生的市場機遇,立足內陸開放,以高水平開放對沖疫情影響,謀篇布局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以高質量發展做好外資外貿工作,乘勢而上、肩挑重擔,更加積極主動服務國家戰略,自覺強化“領跑”西部開放開發的擔當。新區外資企業全部復工復產,外貿發展形勢積極向好,產業鏈、供應鏈彈性好、韌性強,成為重慶經濟發展的一個縮影。今年1―2月,兩江新區果園港外貿集裝箱吞吐量和外貿集裝箱水水聯運中轉量等多個指標增長顯著。發揮果園港等開放平臺優勢,堅決克服疫情影響,兩江新區1―2月外貿發展形勢積極向好,截至目前,轄區外資企業已全部復工復產。其中,兩江新區從降成本、暢物流、穩市場等三個方面針對性地做好穩外貿、穩外資工作,加快培育內陸開放新優勢,探索內陸開放新路徑的腳步不斷加快。以此為代表,兩江新區正充分發揮獨特區位、開放平臺、產業基礎、政策支撐及管理體制等多項優勢,加大內陸開放力度。且在面對疫情時,仍保持高水平的對外開放。疫情期間,兩江新區果園港上線集裝箱無紙化平臺,采用新的信息化業務流程,只要登錄該系統相對應的APP,集卡車司機就可在手機上實現自助預約及碼頭作業引導。該平臺上線之后,通過自助預約,果集司可提前準備好物流公司所需的集裝箱,能大幅減少運輸車輛作業時長,提升口岸通關效率。“無紙化平臺”試點工作的開展,不僅能有效提升口岸通關效率,提高碼頭服務質量,更避免了人工交接,減少了疫情傳染途徑,為抗擊疫情提供了有力的信息化支撐。2019年12月果園港建設再添利好,國務院正式批復同意重慶港口岸擴大開放果園港區,開放范圍包括果園港2800米岸線,共16個泊位。此次果園港口岸開放獲批,將進一步促進重慶及兩江新區對外貿易的發展。不只果園港,作為兩江新區深化改革開放、構建內陸開放高地的核心區,兩路寸灘保稅港區(以下簡稱保稅港區)疫情期間更第一時間創造了復工早、收效好、抓機遇的良好開局。港區內包括緯創、翊寶、仁寶等在內的智能終端企業,在兩江新區、保稅港區一系列復工復產政策的助力下,2月10日就全部復產;通過對相關政策的全力落實推進,僅用一周時間就恢復到春節前的生產狀態。這些企業是位于海關特殊監管區、面向全球產業鏈分工合作的外向型企業,每年工業總產值近1000億元,對助推重慶內陸開放高地建設發揮著重要作用。不僅如此,憑借新經濟新業態的優勢發展基礎,保稅港區跨境電商企業也打了一場戰疫“漂亮仗”。根據港區內跨境電商企業數據反饋,保稅港區跨境電商進口業務2020年1-2月實現交易額約4.3億元,同比增長17%(2019年同期數據為3.7億元),占全市當期總額的58%;成交訂單約277萬單(2019年同期數據為222萬單),同比增長25%,占比全市當期總量78%;跨境電商出口業務2020年1-2月實現交易額約1.5億元,已占去年重慶全年總業務量的20%以上。保稅港區是兩江新區跨境電商發展的主陣地,現代服務業發展的生力軍。疫情期間,跨境電商搶抓機遇,變“淡季”為“旺季”,正是新區現代服務業有序復工復產、開放型經濟持續高質量發展的縮影。截至3月17日,兩江新區已有超2萬家服務業企業順利復工,在崗人數40萬人。疫情期間,通過“線上化”提速、線上線下加速融合等,服務業更呈高質量發展態勢,兩江新區搶抓機遇擴大現代服務業開放、加速體制機制創新的優勢也愈加凸顯。例如由兩江新區企業重慶領工云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領工云商)建設的工業電商平臺,自疫情出現以來共服務工業企業513家。據該公司董事長余堯介紹,平臺已累計實現8000萬美元撮合交易。依托兩江新區的政策優勢和開放環境,領工云商打造的工業大數據優選平臺,是重慶首個工業設備出口 B2B 跨境數字服務平臺,產品及服務覆蓋了包括越南、印度、印度尼西亞等18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推動外貿轉型升級、擴大現代服務業開放僅是一個方面。兩江新區正通過打造兩江新區開放型產業體系,提升產業輻射能力,形成新動能。2月28日,兩江新區與四川天府新區以“屏對屏”“線連線”的特殊方式,遠程召開共同打造內陸開放門戶第一次聯席會議。聯動天府新區打造內陸開放門戶,正是兩江新區強化協同聯動,加強區域合作的舉措之一。與此同時,新區正強化合作共建,優化國際平臺。其中包括做大做強“一心多園三區”國際合作平臺,強力推進中瑞、中意、中以、中韓、中新、中日等國際合作產業園建設,提高國際社區高端教育、醫療等配套水平等,營商環境正持續優化。“我們將充分發揮國務院賦予兩江新區關于建設內陸地區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的戰略定位,積極參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助推在西部形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兩江新區自貿辦(中新辦)常務副主任鄭航說。
重慶兩江新區1-2月外貿外資持續向好
今年1―2月,兩江新區果園港外貿集裝箱吞吐量和外貿集裝箱水水聯運中轉量等多個指標增長顯著。發揮果園港等開放平臺優勢,堅決克服疫情影響,兩江新區1―2月外貿發展形勢積極向好,截至目前,轄區外資企業已全部復工復產。其中,兩江新區從降成本、暢物流、穩市場等三個方面針對性地做好穩外貿、穩外資工作,加快培育內陸開放新優勢,探索內陸開放新路徑的腳步不斷加快。以此為代表,兩江新區正充分發揮獨特區位、開放平臺、產業基礎、政策支撐及管理體制等多項優勢,加大內陸開放力度。且在面對疫情時,仍保持高水平的對外開放。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