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新華社北京6月10日的報道,今年前五個月,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為12.1萬億元,同比增長4.1%。業內人士認為,在全球貿易保護主義逆風的情況下,中國對外貿易“頂風前行”穩步發展,這得益于中國堅持擴大開放,為全球貿易注入更多確定性。具體來看,出口額為6.5萬億元,增長6.1%;進口額達到5.6萬億元,增長1.8%;貿易順差為8933.6億元,增長45%。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研究院副院長莊芮表示,從第一季度同比3.7%的增長到前五個月4.1%的增長,可以看出中國外貿穩步增長的趨勢沒有改變。“結合全球貿易放緩的整體環境,這樣的成績不容易。從貿易伙伴角度來看,中國對歐盟、東盟和日本等主要市場的進出口增長高于整體增長,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進出口增長尤為顯著。具體而言,前五個月,歐盟是中國最大的貿易伙伴,中歐貿易總額達1.9萬億元,增長11.7%,占中國外貿總額的15.7%。東盟是中國第二大貿易伙伴,貿易總額為1.63萬億元,增長9.4%,占中國外貿總額的13.5%。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進出口總額為3.49萬億元,增長9%,高于全國整體增速4.9個百分點,占中國外貿總額的28.8%,占比提高1.3個百分點。莊芮指出,中國與東盟的貿易近年來持續強勁增長,這與東盟自由貿易區升級成果的實施密切相關。“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的快速增長也表明,中國持續大力推動的貿易便利化措施正惠及各方。她指出,“這在當前反全球化抬頭的背景下尤其寶貴。”盡管對外貿易穩步前進,但提質增效的特點也逐漸顯現。前五個月,中國一般貿易進出口額達到7.25萬億元,增長6.1%,占中國外貿總額的59.9%,比去年同期提高1.1個百分點。加工貿易進出口額為3.02萬億元,下降2.4%,占24.9%,下降1.7個百分點。私營企業的活動也在進一步增強。前五個月,私營企業進出口額達5.02萬億元,增長11.1%,占中國外貿總額的41.4%,比去年同期提高2.6個百分點。支持中國外貿穩定和提質增效的積極因素正在聚集,但我們也應看到,全球不穩定和不確定性在增加,后續壓力和挑戰依然存在。世貿組織在其4月初發布的報告中將今年全球貿易增長預期從3.7%下調至2.6%。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近也表示,世界經濟正處于“關鍵時刻”。業內人士認為,為了實現外貿的穩定和提質增效,仍需在優化國際市場布局、國內區域布局、商品結構、市場主體和貿易方式等方面作出巨大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