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外貿再添推動力量 重慶6區縣獲批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
穩外貿再添推動力量 重慶6區縣獲批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
經過商務部的嚴格考核,北碚區(儀器儀表)、豐都縣(榨菜)、兩江新區(汽車及零部件)、巴南區(摩托車及零部件)、涪陵區(船舶海工)、高新區(生物醫藥)等6個地區在2020年獲得了國家級外貿轉型升級基地的稱號。這標志著重慶在外貿領域邁出了堅實的一步,也顯示了其在推動外貿可持續發展方面的決心。在此之前,重慶市已經有7個地區獲得了同樣的榮譽,包括涪陵區(榨菜)、潼南區(檸檬)、豐都縣(牛肉)、榮昌區(紡織)、長壽區(西藥)、璧山區(汽車及零部件)、九龍坡區(有色金屬)。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是一個由商務部牽頭認定的重要平臺,旨在實現外貿的可持續發展,推進貿易強市的建設。通過這一平臺,基地得以更好地融入國家的經濟發展戰略,尤其是在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下。
導讀經過商務部的嚴格考核,北碚區(儀器儀表)、豐都縣(榨菜)、兩江新區(汽車及零部件)、巴南區(摩托車及零部件)、涪陵區(船舶海工)、高新區(生物醫藥)等6個地區在2020年獲得了國家級外貿轉型升級基地的稱號。這標志著重慶在外貿領域邁出了堅實的一步,也顯示了其在推動外貿可持續發展方面的決心。在此之前,重慶市已經有7個地區獲得了同樣的榮譽,包括涪陵區(榨菜)、潼南區(檸檬)、豐都縣(牛肉)、榮昌區(紡織)、長壽區(西藥)、璧山區(汽車及零部件)、九龍坡區(有色金屬)。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是一個由商務部牽頭認定的重要平臺,旨在實現外貿的可持續發展,推進貿易強市的建設。通過這一平臺,基地得以更好地融入國家的經濟發展戰略,尤其是在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下。
5月31日,重慶市商務委員會舉行了一場特別的授牌儀式,為新獲批的6個國家級外貿轉型升級基地頒發了證書。經過商務部的嚴格考核,北碚區(儀器儀表)、豐都縣(榨菜)、兩江新區(汽車及零部件)、巴南區(摩托車及零部件)、涪陵區(船舶海工)、高新區(生物醫藥)等6個地區在2020年獲得了國家級外貿轉型升級基地的稱號。這標志著重慶在外貿領域邁出了堅實的一步,也顯示了其在推動外貿可持續發展方面的決心。在此之前,重慶市已經有7個地區獲得了同樣的榮譽,包括涪陵區(榨菜)、潼南區(檸檬)、豐都縣(牛肉)、榮昌區(紡織)、長壽區(西藥)、璧山區(汽車及零部件)、九龍坡區(有色金屬)。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是一個由商務部牽頭認定的重要平臺,旨在實現外貿的可持續發展,推進貿易強市的建設。通過這一平臺,基地得以更好地融入國家的經濟發展戰略,尤其是在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下。2018年,商務部等十部門聯合發布了《關于加快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建設的指導意見》,并進行了首次認定。經過三年的努力,目前重慶市已經擁有11個區縣的13個基地,涵蓋了機電產品、農產品、紡織服裝、醫藥、新型材料等多個行業和產品類別。數據顯示,這些基地的企業生產總值已突破4838億元,企業數量超過4100家,特色產品進出口額達到了38.89億美元。這些數字顯示,重慶在外貿領域的表現非常出色,其基地數量、規模和發展質量均位居中西部前列。重慶市商務委的龔志勇表示,各區縣將充分利用此次獲批的機會,加快融入國家的發展戰略,推動基地的健康發展,發揮其在對外開放和招商引資中的重要作用。重慶的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建設對全市外貿增長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自2017年以來,全市外貿年均增長達到12%。尤其是在2020年,盡管面臨全球疫情的挑戰,重慶的外貿進出口總額仍突破了6500億元,同比增長12.5%,這一增速遠超全國平均水平。詳情
穩外貿再添推動力量 重慶6區縣獲批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
經過商務部的嚴格考核,北碚區(儀器儀表)、豐都縣(榨菜)、兩江新區(汽車及零部件)、巴南區(摩托車及零部件)、涪陵區(船舶海工)、高新區(生物醫藥)等6個地區在2020年獲得了國家級外貿轉型升級基地的稱號。這標志著重慶在外貿領域邁出了堅實的一步,也顯示了其在推動外貿可持續發展方面的決心。在此之前,重慶市已經有7個地區獲得了同樣的榮譽,包括涪陵區(榨菜)、潼南區(檸檬)、豐都縣(牛肉)、榮昌區(紡織)、長壽區(西藥)、璧山區(汽車及零部件)、九龍坡區(有色金屬)。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是一個由商務部牽頭認定的重要平臺,旨在實現外貿的可持續發展,推進貿易強市的建設。通過這一平臺,基地得以更好地融入國家的經濟發展戰略,尤其是在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下。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