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efang Daily: the \"air to sea\" of foreign trade has led to a surge in China Japan liner business
Jiefang Daily: the \"air to sea\" of foreign trade has led to a surge in China Japan liner business
受浦東機場貨運航空公司早期運營診斷積極影響,浦東機場出口貨物積壓嚴重。企業或選擇其他國內城市機場出口,或探索各種“空轉海”可能性。其中,已經運營36年的“蘇州”號和“新鑒真”號引起企業關注。近期,這兩艘航線的業務量呈指數增長。根據海關數據,從8月21日至9月7日,這兩艘船的進出口集裝箱總數達1698.5TEU,同比增長140.6%。其中進口295TEU,同比增長152.8%;出口1403.5TEU,同比增長138.3%。“蘇州”號和“新鑒真”號由中日國際航運有限公司運營,自1985年起定期往返于上海、神戶、大阪。今年3月,兩艘船只正式從北外灘國際客運中心碼頭搬遷至吳淞海關監管的江工路碼頭。目前,船只每周二和周六正午啟航,全程45小時,被譽為海運中的“次空”。
導讀受浦東機場貨運航空公司早期運營診斷積極影響,浦東機場出口貨物積壓嚴重。企業或選擇其他國內城市機場出口,或探索各種“空轉海”可能性。其中,已經運營36年的“蘇州”號和“新鑒真”號引起企業關注。近期,這兩艘航線的業務量呈指數增長。根據海關數據,從8月21日至9月7日,這兩艘船的進出口集裝箱總數達1698.5TEU,同比增長140.6%。其中進口295TEU,同比增長152.8%;出口1403.5TEU,同比增長138.3%。“蘇州”號和“新鑒真”號由中日國際航運有限公司運營,自1985年起定期往返于上海、神戶、大阪。今年3月,兩艘船只正式從北外灘國際客運中心碼頭搬遷至吳淞海關監管的江工路碼頭。目前,船只每周二和周六正午啟航,全程45小時,被譽為海運中的“次空”。
![](https://img.51dongshi.com/20241126/wz/18333101252.jpg)
為了降低貨物裝卸和倉儲成本,吳淞海關采取了多項措施,助力“次空”業務快速啟動。過去,若貨柜倉庫未預訂或未能按時發貨,急需出口的貨物會改為空運。然而,由于航班大幅減少,近10萬家急迫企業轉向中日航線尋求出口方案。不僅成本更具優勢,而且45小時的航程更加確定,體現了中日航線的優勢。受浦東機場貨運航空公司早期運營診斷積極影響,浦東機場出口貨物積壓嚴重。企業或選擇其他國內城市機場出口,或探索各種“空轉海”可能性。其中,已經運營36年的“蘇州”號和“新鑒真”號引起企業關注。近期,這兩艘航線的業務量呈指數增長。根據海關數據,從8月21日至9月7日,這兩艘船的進出口集裝箱總數達1698.5TEU,同比增長140.6%。其中進口295TEU,同比增長152.8%;出口1403.5TEU,同比增長138.3%。“蘇州”號和“新鑒真”號由中日國際航運有限公司運營,自1985年起定期往返于上海、神戶、大阪。今年3月,兩艘船只正式從北外灘國際客運中心碼頭搬遷至吳淞海關監管的江工路碼頭。目前,船只每周二和周六正午啟航,全程45小時,被譽為海運中的“次空”。吳淞海關第一查驗科科長朱凌發現了一個顯著變化:長期從事中日進出口貿易的企業,過去若未能預訂貨柜倉庫或錯過發運時間,貨物會緊急改為空運。但現在情況相反,由于航班大幅減少,10萬家急迫企業選擇中日航線出口。不僅成本更具優勢,而且45小時的航程更加確定,體現了中日航線的優勢。據報道,中日航線出口貨物中90%為服裝,進口貨物主要為精工零部件、液晶屏、食品及來料加工配件。中日航線的快速與準時特性,加上企業擔心不確定性、寧愿提前而不愿延誤,貨物往往從生產線晚上下班后即需次日清晨裝船出海,這對海關監管提出了挑戰。為此,吳淞海關采取了多項措施,包括建立與船公司和碼頭操作方的常態溝通機制,至少提前半天掌握進出口貨物倉庫預訂信息,以便提前制定海關監管和服務計劃;擴大無人陪同查驗的覆蓋面。僅從8月21日至9月7日,吳淞海關實施了39批次進出口查驗,其中27批次為無人陪同查驗,約占70%。據報導,隨著中日航線業務的激增,運營商還提出了新的業務需求,除集裝箱貨物外,還包括進口大型設備,如日本消防車和孵化器等,顯示出巨大的出口潛力和市場前景。為此,吳淞海關也積極支持中日航線實施個性化措施,如“船邊直提大設備”,以降低貨物裝卸和倉儲成本,助力“次空”業務在疫情爆發后迅速啟動。詳情
Jiefang Daily: the \"air to sea\" of foreign trade has led to a surge in China Japan liner business
受浦東機場貨運航空公司早期運營診斷積極影響,浦東機場出口貨物積壓嚴重。企業或選擇其他國內城市機場出口,或探索各種“空轉海”可能性。其中,已經運營36年的“蘇州”號和“新鑒真”號引起企業關注。近期,這兩艘航線的業務量呈指數增長。根據海關數據,從8月21日至9月7日,這兩艘船的進出口集裝箱總數達1698.5TEU,同比增長140.6%。其中進口295TEU,同比增長152.8%;出口1403.5TEU,同比增長138.3%。“蘇州”號和“新鑒真”號由中日國際航運有限公司運營,自1985年起定期往返于上海、神戶、大阪。今年3月,兩艘船只正式從北外灘國際客運中心碼頭搬遷至吳淞海關監管的江工路碼頭。目前,船只每周二和周六正午啟航,全程45小時,被譽為海運中的“次空”。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