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國寶會說話》來自上海的文物原來是這么拍的
《如果國寶會說話》來自上海的文物原來是這么拍的
上海的文物成為滬上觀眾關注的話題。圖片說明:商鞅方升。在第二季的文物清單中,有一件來自上海博物館的戰國商鞅方升。為何選擇這件文物,《如果國寶會說話》導演組成員曹林在接受東方網記者專訪時表示:“在眾多的國寶中,商鞅方升從外形上看并不吸引人。但只要稍稍了解它,就無法忽略它的存在。在項目組前期的文物遴選中,它始終是不可或缺的?!?。在商鞅變法之前,秦國各地的度量衡并不統一,同樣的一升米,在各地的多少都不一樣,這給國家賦稅的征收帶來了混亂。因此,統一度量衡成為商鞅變法中的重要內容。這件“商鞅方升”就是用來統一秦國各地量器的,規定了一升的標準。從制作出來到秦朝滅亡,它經歷了130多年的實際使用時間,是商鞅親自督造的一批度量衡標準器中唯一幸存于世的一件,也是目前為止商鞅變法的唯一實物例證。
導讀上海的文物成為滬上觀眾關注的話題。圖片說明:商鞅方升。在第二季的文物清單中,有一件來自上海博物館的戰國商鞅方升。為何選擇這件文物,《如果國寶會說話》導演組成員曹林在接受東方網記者專訪時表示:“在眾多的國寶中,商鞅方升從外形上看并不吸引人。但只要稍稍了解它,就無法忽略它的存在。在項目組前期的文物遴選中,它始終是不可或缺的?!薄T谏眺弊兎ㄖ埃貒鞯氐亩攘亢獠⒉唤y一,同樣的一升米,在各地的多少都不一樣,這給國家賦稅的征收帶來了混亂。因此,統一度量衡成為商鞅變法中的重要內容。這件“商鞅方升”就是用來統一秦國各地量器的,規定了一升的標準。從制作出來到秦朝滅亡,它經歷了130多年的實際使用時間,是商鞅親自督造的一批度量衡標準器中唯一幸存于世的一件,也是目前為止商鞅變法的唯一實物例證。
![](https://img.51dongshi.com/20241125/wz/18346871352.jpg)
“滴!您有一份來自國寶的留言,請注意查收?!边@句熟悉的話語,將我們的記憶帶回到年初的“網紅”國寶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那些有著胖胖腿的陶鷹鼎、仿佛在凝望你的人頭壺、形似“憤怒小鳥”的鸮尊,無論是我們耳熟能詳的還是前所未聞的,都在自帶萌感的官方解說中,贏得了大家的喜愛與零差評的口碑。上海的文物成為滬上觀眾關注的話題。圖片說明:商鞅方升。在第二季的文物清單中,有一件來自上海博物館的戰國商鞅方升。為何選擇這件文物,《如果國寶會說話》導演組成員曹林在接受東方網記者專訪時表示:“在眾多的國寶中,商鞅方升從外形上看并不吸引人。但只要稍稍了解它,就無法忽略它的存在。在項目組前期的文物遴選中,它始終是不可或缺的?!痹谏眺弊兎ㄖ?,秦國各地的度量衡并不統一,同樣的一升米,在各地的多少都不一樣,這給國家賦稅的征收帶來了混亂。因此,統一度量衡成為商鞅變法中的重要內容。這件“商鞅方升”就是用來統一秦國各地量器的,規定了一升的標準。從制作出來到秦朝滅亡,它經歷了130多年的實際使用時間,是商鞅親自督造的一批度量衡標準器中唯一幸存于世的一件,也是目前為止商鞅變法的唯一實物例證。“商鞅方升作為戰國時期秦國文物,不僅與商鞅、商鞅變法有關,還和秦始皇統一天下、統一六國度量衡有關,而商鞅變法和秦始皇統一六國這兩件事,都是發生在中國歷史進程中的大事?!辈芰?,同時也是《商鞅方升》這一集的導演,他認為商鞅方升連接著中國歷史的兩個關鍵節點。眾所周知,商鞅方升的制造表明“以度審容”的科學方法已被運用,反映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在數字運算和器械制造等方面所取得的高度成就,代表了戰國時期手工業的最高水平。商鞅方升現藏于上海博物館中,該器高2.32厘米,通長18.7厘米,內口長12.4厘米,寬6.9厘米,深2.3厘米,容積實測202.15毫升,器壁三面及底部均刻有銘文。曹林在初次接觸這件文物時有些犯愁,這么小只的文物,從外觀來看還“顏值欠佳”,能拍攝的細節和角度有限,單靠影像,估計很難吸引觀眾的目光。思考良久,他決定把更多精力放在后期動畫制作上。那么,找到商鞅方升最有可能打動觀眾的點、最值得讓觀眾知道的點,就非常關鍵。是商鞅變法的歷史?還是秦始皇統一天下的歷史?又或是講中國古代科技史?經過反復論證后,曹林認為,方升體現的最核心價值是歷史價值,濃縮為兩個字就是“統一”。“它身上的兩段銘文,一段記載著商鞅變法時為統一秦國度量衡制造了它;一段是百余年后秦始皇統一六國度量衡的詔書。”曹林在方升身上找到了他期望中的那個點。曹林在把商鞅方升介紹給觀眾的同時,也讓觀眾借此回顧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由分裂到大統一的這段歷史進程,“希望大家在了解文物的同時,感受到統一來之不易,和平來之不易,那這短短的5分鐘就有更大的價值了”。在參與了項目制作后,曹林表示最大的感受是“學會了克制,懂得了敬畏”。在文物的背后,是長長的歷史和無數鮮活的生命,任何語言、影像都是渺小的、微不足道的?!盁o論是撰寫解說詞,還是制作紀錄片,都會盡量克制導演的表達*,而是專注呈現文物信息本身?!睋ぃ啾鹊谝患?,第二季在文物選取范圍、類型進一步擴大,新增了漆器、石刻、簡牘宏雹、織錦等文物類型。在制作上進一步加大了新技術的應用,如采用高精三維數字掃描、高清平面信息采集、多光影采錄技術、表面微痕提取技術、數字拓片等,突破了傳統攝影的視角束縛,強調文物本體信息,從而呈現出精彩的動畫演示。第一季選擇了25件來自新石器時代到春秋時期的文物,第二季則選取了戰國、秦漢時代的文物,隨著時間線索,三、四季將會出現唐、宋、元、明、清等年代的文物。據悉,制作團隊從全國登記在冊的380多萬件文物中遴選出100件,在100集紀錄片中分4季播出。《如果國寶會說話》制片人、總導演徐歡告訴東方網記者,這一季25件文物的選擇,堅持了中華文明“視頻索引”的理念和原則,尋找戰國、秦漢時期文明的物證、文明的坐標點。“可以看到,我們希望從文明的歷程去選取文物??v向上,它可能在一定時期對文明進程有改變;橫向上,我們想知道在世界語境下,這件文物對地球、對人類的貢獻是什么?!钡诙镜膰鴮殏兝^承了第一季中“反差萌”的表述方式,在第二季的海報中,眉眼盛滿盈盈笑意,圈圈抬頭紋漾成歡樂的曲線,擊鼓說唱俑側身抬手比出了一個“C位”;四平八穩一臉“鐵青”的曾侯乙編鐘忍不住要“發言”:“Duang——”;飛揚的四只麋鹿角向外生長,“我頭上有犄角”透露著木雕雙頭鎮墓獸心藏“小秘密”的狡黠等等,這些都是用最“年輕化”的方式與觀眾對話。從早年的《鑒寶》《我在故宮修文物》,到如今的《國家寶藏》《如果國寶會說話》,文博類節目正悄然變得接地氣,吸引了眾多年輕人的關注。徐歡表示:“《國寶》就是給年輕人看的,片子做出來要讓十幾歲的孩子也能看懂?!彼荛_心,因為聽說許多中小學老師都將這部作品推薦給了學生,“我特別希望這會是一個美育產品”。
《如果國寶會說話》來自上海的文物原來是這么拍的
上海的文物成為滬上觀眾關注的話題。圖片說明:商鞅方升。在第二季的文物清單中,有一件來自上海博物館的戰國商鞅方升。為何選擇這件文物,《如果國寶會說話》導演組成員曹林在接受東方網記者專訪時表示:“在眾多的國寶中,商鞅方升從外形上看并不吸引人。但只要稍稍了解它,就無法忽略它的存在。在項目組前期的文物遴選中,它始終是不可或缺的?!?。在商鞅變法之前,秦國各地的度量衡并不統一,同樣的一升米,在各地的多少都不一樣,這給國家賦稅的征收帶來了混亂。因此,統一度量衡成為商鞅變法中的重要內容。這件“商鞅方升”就是用來統一秦國各地量器的,規定了一升的標準。從制作出來到秦朝滅亡,它經歷了130多年的實際使用時間,是商鞅親自督造的一批度量衡標準器中唯一幸存于世的一件,也是目前為止商鞅變法的唯一實物例證。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