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的飲湖上初晴后雨的寫詩背景
蘇軾的飲湖上初晴后雨的寫詩背景
2、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一。朝曦迎客艷重岡,晚雨留人入醉鄉。此意自佳君不會,一杯當屬水仙王。其二。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3、譯文;其一。清晨,陽光和煦地迎接遠道而來的客人,染紅了連綿的山岡。傍晚時分,船游西湖,突如其來的細雨使人心生醉意。西湖的晴雨之美自成一格,但客人似乎未能完全領略。唯有舉杯邀約西湖的守護神“水仙王”,方能共賞這人間的奇異美景。其二。晴日下,西湖波光粼粼,陽光映照下更是光彩奪目。雨天時,遠山若隱若現,在煙雨中呈現出朦朧之美。若將西湖比作美人西施,無論是淡妝還是濃抹,都能恰如其分地展現她的天生麗質和動人神韻。
導讀2、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一。朝曦迎客艷重岡,晚雨留人入醉鄉。此意自佳君不會,一杯當屬水仙王。其二。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3、譯文;其一。清晨,陽光和煦地迎接遠道而來的客人,染紅了連綿的山岡。傍晚時分,船游西湖,突如其來的細雨使人心生醉意。西湖的晴雨之美自成一格,但客人似乎未能完全領略。唯有舉杯邀約西湖的守護神“水仙王”,方能共賞這人間的奇異美景。其二。晴日下,西湖波光粼粼,陽光映照下更是光彩奪目。雨天時,遠山若隱若現,在煙雨中呈現出朦朧之美。若將西湖比作美人西施,無論是淡妝還是濃抹,都能恰如其分地展現她的天生麗質和動人神韻。
![](https://img.51dongshi.com/20241125/wz/18343109952.jpg)
1、創作背景:蘇軾在宋神宗熙寧四年至七年(1071—1074)擔任杭州通判期間,創作了大量關于西湖景物的詩歌。這組詩是在熙寧六年(1073年)正、二月間所作。2、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 其一: 朝曦迎客艷重岡,晚雨留人入醉鄉。 此意自佳君不會,一杯當屬水仙王。 其二: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3、譯文 其一: 清晨,陽光和煦地迎接遠道而來的客人,染紅了連綿的山岡。傍晚時分,船游西湖,突如其來的細雨使人心生醉意。西湖的晴雨之美自成一格,但客人似乎未能完全領略。唯有舉杯邀約西湖的守護神“水仙王”,方能共賞這人間的奇異美景。 其二: 晴日下,西湖波光粼粼,陽光映照下更是光彩奪目。雨天時,遠山若隱若現,在煙雨中呈現出朦朧之美。若將西湖比作美人西施,無論是淡妝還是濃抹,都能恰如其分地展現她的天生麗質和動人神韻。4、作者簡介: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自號道人,世稱蘇仙。他是宋代最重要的文學家之一,代表了宋代文學的最高成就。蘇軾為漢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他在宋仁宗嘉祐年間(1056—1063)考取進士。其詩作題材廣泛,風格清新豪健,喜用夸張比喻,獨樹一幟,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作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齊名,并稱“蘇辛”。此外,蘇軾還擅長書畫,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作品傳世。
蘇軾的飲湖上初晴后雨的寫詩背景
2、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一。朝曦迎客艷重岡,晚雨留人入醉鄉。此意自佳君不會,一杯當屬水仙王。其二。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3、譯文;其一。清晨,陽光和煦地迎接遠道而來的客人,染紅了連綿的山岡。傍晚時分,船游西湖,突如其來的細雨使人心生醉意。西湖的晴雨之美自成一格,但客人似乎未能完全領略。唯有舉杯邀約西湖的守護神“水仙王”,方能共賞這人間的奇異美景。其二。晴日下,西湖波光粼粼,陽光映照下更是光彩奪目。雨天時,遠山若隱若現,在煙雨中呈現出朦朧之美。若將西湖比作美人西施,無論是淡妝還是濃抹,都能恰如其分地展現她的天生麗質和動人神韻。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