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露知音再掀古琴收藏熱
月露知音再掀古琴收藏熱
業內人士指出,盡管古琴的收藏價值在成千上萬的字畫中顯得相對較小,但作為“四藝之首”的古琴,其收藏潛力仍然巨大。古琴,又稱七弦琴,擁有超過3000年的彈撥歷史,是中國最古老的弦樂器之一。古琴因其清雅的品格而備受文人雅士的喜愛,并與棋、書、畫并稱為中國古代文人的四大藝術。據記載,先秦兩漢時期已有很多著名的古琴傳世。目前留存的古琴主要是唐宋以后的作品,其中一些唐宋古琴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如故宮所藏的“九霄環佩”、“大圣遺音”、“玉玲瓏”、“飛泉”,以及中國藝術研究院所藏“枯木龍吟”,中央音樂學院所藏“太古遺音”等。這些古琴不僅年代久遠,制作精美,而且大多數仍能發出悅耳的琴聲。
導讀業內人士指出,盡管古琴的收藏價值在成千上萬的字畫中顯得相對較小,但作為“四藝之首”的古琴,其收藏潛力仍然巨大。古琴,又稱七弦琴,擁有超過3000年的彈撥歷史,是中國最古老的弦樂器之一。古琴因其清雅的品格而備受文人雅士的喜愛,并與棋、書、畫并稱為中國古代文人的四大藝術。據記載,先秦兩漢時期已有很多著名的古琴傳世。目前留存的古琴主要是唐宋以后的作品,其中一些唐宋古琴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如故宮所藏的“九霄環佩”、“大圣遺音”、“玉玲瓏”、“飛泉”,以及中國藝術研究院所藏“枯木龍吟”,中央音樂學院所藏“太古遺音”等。這些古琴不僅年代久遠,制作精美,而且大多數仍能發出悅耳的琴聲。
2014年12月初,北京保利秋拍中,“明清乾隆御賞‘頭等十六號’月露知音琴”以2880萬元的價格成交,再創古琴拍賣新高。此前,在2009年嘉德秋拍上,這把古琴曾以2184萬元的價格成交。業內人士指出,盡管古琴的收藏價值在成千上萬的字畫中顯得相對較小,但作為“四藝之首”的古琴,其收藏潛力仍然巨大。古琴,又稱七弦琴,擁有超過3000年的彈撥歷史,是中國最古老的弦樂器之一。古琴因其清雅的品格而備受文人雅士的喜愛,并與棋、書、畫并稱為中國古代文人的四大藝術。據記載,先秦兩漢時期已有很多著名的古琴傳世。目前留存的古琴主要是唐宋以后的作品,其中一些唐宋古琴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如故宮所藏的“九霄環佩”、“大圣遺音”、“玉玲瓏”、“飛泉”,以及中國藝術研究院所藏“枯木龍吟”,中央音樂學院所藏“太古遺音”等。這些古琴不僅年代久遠,制作精美,而且大多數仍能發出悅耳的琴聲。古琴的收藏與拍賣在近年來逐漸受到關注。2003年,中國古琴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布的“人類口述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古琴的市場價值也因此得到了提升。在2010年11月和12月,分別有一件明代晚期的孔府“御書堂”乾隆御用古琴和北宋宋徽宗御制、清乾隆帝御銘的“松石間意”琴拍出了5800萬元和1.36億元的天價,其中“松石間意”之所以能以高價成交,除了其本身的珍稀性,還因為其宋徽宗的御制和乾隆皇帝的御題。古琴研究專家呂宏望提醒新晉藏家,古琴收藏市場仿古造假現象嚴重,收藏者需謹慎。老琴使用的上是好大漆,經過百年的磨礪,往往亮得可以照出人影,并且仍保持木質的芬芳。而仿古琴為追求亮澤和裂紋,常使用現代化學藥品,因此鑒別古琴時,“聞”是其關鍵之一。此外,老琴聲音更加深沉,既潤且透,這是因為經過多年彈奏,其木質已經非常松透,彈琴高手往往一上手就能從音色中判斷是否老琴。
月露知音再掀古琴收藏熱
業內人士指出,盡管古琴的收藏價值在成千上萬的字畫中顯得相對較小,但作為“四藝之首”的古琴,其收藏潛力仍然巨大。古琴,又稱七弦琴,擁有超過3000年的彈撥歷史,是中國最古老的弦樂器之一。古琴因其清雅的品格而備受文人雅士的喜愛,并與棋、書、畫并稱為中國古代文人的四大藝術。據記載,先秦兩漢時期已有很多著名的古琴傳世。目前留存的古琴主要是唐宋以后的作品,其中一些唐宋古琴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如故宮所藏的“九霄環佩”、“大圣遺音”、“玉玲瓏”、“飛泉”,以及中國藝術研究院所藏“枯木龍吟”,中央音樂學院所藏“太古遺音”等。這些古琴不僅年代久遠,制作精美,而且大多數仍能發出悅耳的琴聲。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