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臺計算機叫什么名字?
世界上第一臺計算機叫什么名字?
1.在1946年2月14日,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見證了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ENIAC(ElectronicNumericalIntegratorandCalculator)的誕生。2.為了滿足美國軍方的需求,莫奇來(Mauchly)博士和愛克特(Eckert)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合作設計了一臺基于真空管的計算機,即ENIAC,其用途是計算炮彈的彈道。3.ENIAC配備了18800個真空管,體積龐大,占地約50英尺長、30英尺寬,重達30噸,它的運算速度每小時可達5000次加法,且穩定運行了九年之久。同時,它的功耗巨大,啟動ENIAC時甚至會影響到費城西區的電力供應。4.ENIAC的維護工作頗為艱巨,因為其真空管的故障率極高,平均每15分鐘就會有一個真空管損壞,導致操作者需要花費超過15分鐘來
導讀1.在1946年2月14日,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見證了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ENIAC(ElectronicNumericalIntegratorandCalculator)的誕生。2.為了滿足美國軍方的需求,莫奇來(Mauchly)博士和愛克特(Eckert)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合作設計了一臺基于真空管的計算機,即ENIAC,其用途是計算炮彈的彈道。3.ENIAC配備了18800個真空管,體積龐大,占地約50英尺長、30英尺寬,重達30噸,它的運算速度每小時可達5000次加法,且穩定運行了九年之久。同時,它的功耗巨大,啟動ENIAC時甚至會影響到費城西區的電力供應。4.ENIAC的維護工作頗為艱巨,因為其真空管的故障率極高,平均每15分鐘就會有一個真空管損壞,導致操作者需要花費超過15分鐘來
1. 在1946年2月14日,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見證了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的誕生。2. 為了滿足美國軍方的需求,莫奇來(Mauchly)博士和愛克特(Eckert)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合作設計了一臺基于真空管的計算機,即ENIAC,其用途是計算炮彈的彈道。3. ENIAC配備了18800個真空管,體積龐大,占地約50英尺長、30英尺寬,重達30噸,它的運算速度每小時可達5000次加法,且穩定運行了九年之久。同時,它的功耗巨大,啟動ENIAC時甚至會影響到費城西區的電力供應。4. ENIAC的維護工作頗為艱巨,因為其真空管的故障率極高,平均每15分鐘就會有一個真空管損壞,導致操作者需要花費超過15分鐘來定位并更換故障管子。5. 自ENIAC問世后,計算機技術在過去60年中快速發展。晶體管取代了真空管,微電子技術的進步使得計算機的處理器和存儲器中的元件更為小巧,數量更多,運算速度和存儲容量得到了顯著提升。6. 盡管ENIAC在技術上無法與今天的計算機相提并論,甚至不如一些現代的便攜式計算器,但它的問世標志著人類進入了信息化時代,并引發了社會的深刻變革。
世界上第一臺計算機叫什么名字?
1.在1946年2月14日,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見證了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ENIAC(ElectronicNumericalIntegratorandCalculator)的誕生。2.為了滿足美國軍方的需求,莫奇來(Mauchly)博士和愛克特(Eckert)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合作設計了一臺基于真空管的計算機,即ENIAC,其用途是計算炮彈的彈道。3.ENIAC配備了18800個真空管,體積龐大,占地約50英尺長、30英尺寬,重達30噸,它的運算速度每小時可達5000次加法,且穩定運行了九年之久。同時,它的功耗巨大,啟動ENIAC時甚至會影響到費城西區的電力供應。4.ENIAC的維護工作頗為艱巨,因為其真空管的故障率極高,平均每15分鐘就會有一個真空管損壞,導致操作者需要花費超過15分鐘來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