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事故調解的一般注意事項
醫療事故調解的一般注意事項
1.若醫患關系存在醫療事故隱患,醫院應盡快展開調查,并向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報告。2.患者及其家屬享有向醫療單位投訴及申訴的權利。3.部分醫療機構需遵守相應法規,不得擅自處理醫療糾紛。4.一旦發生醫療事故,相關機構必須立刻予以處理,并扣留有關病例。處理醫療糾紛的方式包括。1.雙方自愿協商。2.申請人民調解。3.申請行政調解。4.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5.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途徑。醫療糾紛處理流程。1.醫療糾紛發生后,患者及其家屬可在不良后果發生后1年內提出醫療事故鑒定。2.如病員死亡,家屬應在病員死亡后或收到尸檢報告單后15天內提出醫療事故鑒定。3.對于首次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結果不滿者,可在接到鑒定結論書之日起15日內,向上級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申請再次鑒定。
導讀1.若醫患關系存在醫療事故隱患,醫院應盡快展開調查,并向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報告。2.患者及其家屬享有向醫療單位投訴及申訴的權利。3.部分醫療機構需遵守相應法規,不得擅自處理醫療糾紛。4.一旦發生醫療事故,相關機構必須立刻予以處理,并扣留有關病例。處理醫療糾紛的方式包括。1.雙方自愿協商。2.申請人民調解。3.申請行政調解。4.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5.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途徑。醫療糾紛處理流程。1.醫療糾紛發生后,患者及其家屬可在不良后果發生后1年內提出醫療事故鑒定。2.如病員死亡,家屬應在病員死亡后或收到尸檢報告單后15天內提出醫療事故鑒定。3.對于首次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結果不滿者,可在接到鑒定結論書之日起15日內,向上級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申請再次鑒定。
醫療事故調解須知:1.若醫患關系存在醫療事故隱患,醫院應盡快展開調查,并向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報告;2.患者及其家屬享有向醫療單位投訴及申訴的權利;3.部分醫療機構需遵守相應法規,不得擅自處理醫療糾紛;4.一旦發生醫療事故,相關機構必須立刻予以處理,并扣留有關病例。處理醫療糾紛的方式包括:1.雙方自愿協商;2.申請人民調解;3.申請行政調解;4.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5.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途徑。醫療糾紛處理流程:1.醫療糾紛發生后,患者及其家屬可在不良后果發生后1年內提出醫療事故鑒定;2.如病員死亡,家屬應在病員死亡后或收到尸檢報告單后15天內提出醫療事故鑒定;3.對于首次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結果不滿者,可在接到鑒定結論書之日起15日內,向上級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申請再次鑒定;4.雙方對鑒定結論無異議,可協商解決方案;如無法達成共識,可向區、縣或醫科大學申請處理;對處理決定不服,可在接到通知之日起15日內,向上級衛生行政部門申請復議,也可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法律依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五十條醫療事故賠償,按照下列項目和標準計算:(一)醫療費:按照醫療事故對患者造成的人身損害進行治療所發生的醫療費用計算,憑據支付,但不包括原發病醫療費用。結案后確實需要繼續治療的,按照基本醫療費用支付。(二)誤工費: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誤工減少的固定收入計算,對收入高于醫療事故發生地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3倍以上的,按照3倍計算;無固定收入的,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計算。
醫療事故調解的一般注意事項
1.若醫患關系存在醫療事故隱患,醫院應盡快展開調查,并向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報告。2.患者及其家屬享有向醫療單位投訴及申訴的權利。3.部分醫療機構需遵守相應法規,不得擅自處理醫療糾紛。4.一旦發生醫療事故,相關機構必須立刻予以處理,并扣留有關病例。處理醫療糾紛的方式包括。1.雙方自愿協商。2.申請人民調解。3.申請行政調解。4.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5.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途徑。醫療糾紛處理流程。1.醫療糾紛發生后,患者及其家屬可在不良后果發生后1年內提出醫療事故鑒定。2.如病員死亡,家屬應在病員死亡后或收到尸檢報告單后15天內提出醫療事故鑒定。3.對于首次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結果不滿者,可在接到鑒定結論書之日起15日內,向上級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申請再次鑒定。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