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椿樹有什么特點
香椿樹有什么特點
香椿除了作為食物,其葉、皮、根、果實(香鈴子)都具有一定的醫療作用。例如,鮮香椿與等量的大蒜混合,稍加食鹽搗碎,可外敷治療瘡癰腫毒;香椿、杉木、楓樹的嫩葉各等分,水煎去渣飲用,可治療絲蟲病;香椿皮性涼,具有除熱、燥濕、止血等功能;香鈴子則可用于治療風寒感冒、胃腸塞滯、脘腹脹悶、風濕性關節炎等癥。香椿樹生長迅速,樹干通直,疤痕少,木材顏色紅潤,紋理清晰,刨面光亮美觀,氣味芳香,在國際市場上被譽為“中國桃花心木”。
導讀香椿除了作為食物,其葉、皮、根、果實(香鈴子)都具有一定的醫療作用。例如,鮮香椿與等量的大蒜混合,稍加食鹽搗碎,可外敷治療瘡癰腫毒;香椿、杉木、楓樹的嫩葉各等分,水煎去渣飲用,可治療絲蟲病;香椿皮性涼,具有除熱、燥濕、止血等功能;香鈴子則可用于治療風寒感冒、胃腸塞滯、脘腹脹悶、風濕性關節炎等癥。香椿樹生長迅速,樹干通直,疤痕少,木材顏色紅潤,紋理清晰,刨面光亮美觀,氣味芳香,在國際市場上被譽為“中國桃花心木”。
![](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106/wz/18464517752.jpg)
香椿,別名椿花、香椿頭,屬于多年生木本蔬菜,原產于我國。它在山東、安徽、河南、河北、廣西北部、湖南南部以及四川等省份廣泛分布,尤其是安徽太和香椿、山東西牟香椿和河南焦作紅香椿,名聲顯赫。太和香椿在唐代就作為貢品送往長安。如今,香椿芽不僅深受城鄉人民的喜愛,也是飯店和賓館的熱門食材,更是出口到東南亞各國的佳品,國際市場上備受歡迎。香椿除了作為食物,其葉、皮、根、果實(香鈴子)都具有一定的醫療作用。例如,鮮香椿與等量的大蒜混合,稍加食鹽搗碎,可外敷治療瘡癰腫毒;香椿、杉木、楓樹的嫩葉各等分,水煎去渣飲用,可治療絲蟲病;香椿皮性涼,具有除熱、燥濕、止血等功能;香鈴子則可用于治療風寒感冒、胃腸塞滯、脘腹脹悶、風濕性關節炎等癥。香椿樹生長迅速,樹干通直,疤痕少,木材顏色紅潤,紋理清晰,刨面光亮美觀,氣味芳香,在國際市場上被譽為“中國桃花心木”。香椿是多年生落葉喬木,高可達10多米。葉互生,為奇數羽狀復葉,小葉6—10對,葉痕大,葉長40厘米,寬24厘米,小葉長橢圓形,葉端銳尖,長10—12厘米,寬4厘米,幼葉紫紅色,成葉綠色,葉背紅棕色,輕披蠟質,略有澀味,葉柄紅色。圓錐花序頂生,下垂,兩性花,白色,有香味,花小,鐘狀,子房圓錐形,5室,每室有胚珠3枚,花柱比子房短,朔果,狹橢圓形或近卵形,長2厘米左右,成熟后呈紅褐色,果皮革質,開裂成鐘形。6月開花,10—11月果實成熟。種子橢圓形,上有木質長翅,種粒小,發芽率低,含油量高,油可食用。香椿喜溫,適宜在平均氣溫8—10℃的地區栽培,抗寒能力隨苗木樹齡的增加而提高。用種子直播的一年生幼苗在一10℃左右可能受凍。香椿喜光,較耐濕,適宜生長于河邊、宅院周圍肥沃濕潤的土壤中,一般以砂壤土為佳。適宜的土壤酸堿度為pH5.5—8.0。我國香椿品種繁多,根據香椿初出芽苞和子葉的顏色不同,基本上可分為紫香椿和綠香椿兩大類。紫香椿有黑油椿、紅油椿、焦作紅香椿、西牟紫椿等品種;綠香椿有青油椿、黃羅傘等品種。香椿品種不同,其特征與特性也不同。紫香椿一般樹冠都比較開闊,樹皮灰褐色,芽孢紫褐色,初出幼芽紫紅色,有光澤,香味濃,纖維少,含油脂較多;綠香椿,樹冠直立,樹皮青色或綠褐色,香味稍淡,含油脂較少。香椿的栽培方式有:1. 普通栽培:香椿的繁殖方式包括播種育苗和分株繁殖(也稱根蘗繁殖)。播種繁殖因香椿種子發芽率較低,故在播種前需將種子在30—35℃溫水中浸泡24小時,撈起后置于25℃處催芽。至胚根露出米粒大小時播種(播種時的地溫最低在5℃左右)。上海地區一般在3月上中旬。出苗后,2—3片真葉時間苗,4—5片真葉時定苗,行株距為25x15厘米。分株繁殖則可在早春挖取成株根部幼苗,植在苗地上,次年苗長至2米左右,再行定植。也可采用斷根分蘗方法,于冬末春初,在成樹周圍挖60厘米深的圓形溝,切斷部分側根,而后將溝填平,由于香椿根部易生不定根,因此斷根先端萌發新苗,次年即可移栽。2. 矮化密植栽培:這是近年來發展的一種栽培方式。其育苗方法與普通栽培相同,只是在栽植密度和樹型修剪方面不同。一般每666.7平方米栽6000株左右。樹型可分為多層型和叢生型兩種:多層型是當苗高2米時摘除頂梢,促使側芽萌發,形成3層骨干枝,第1層距地面70厘米,第2層距第1層60厘米,第3層距第2層40厘米。這種多層型樹干較高,木質化充分,產量較穩定。叢生型是苗高1米左右時即去頂梢,劉新發枝只采嫩葉不去頂芽,待枝長20—30厘米時再抹頭。特點是樹干較矮,主枝較多。3. 保護地栽培:也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將栽植在溫室(或管棚)的矮化密植香椿,到11月中旬(指華北南部)進行扣膜。另一種是將已通過休眠的二三年苗木假植于溫室(或管棚)內。室(棚)內溫度白天保持18—24℃,夜溫不低于12℃,經40—45天,就可采食嫩葉。香椿的田間管理雖屬粗放,但為了使生長快、產量高,還要注意肥水和病蟲害防治工作。如天氣干旱,應及時澆水;每年要中耕松土,在行間最好套種綠肥,5月間翻壓入土或者澆施人畜糞尿。蟲害有香椿毛蟲、云斑天牛、草履介殼蟲等,可用殺螟桿菌等農藥防治;病害有葉銹病、白粉病等,可用波爾多液、石硫合劑等藥劑防治。采摘香椿的時間一般在清明前發芽,谷雨前后就可采摘頂芽,這種第一次采摘的,稱頭茬椿芽,不僅肥嫩,而且香味濃郁,質量上乘;以后根據生長情況,隔15—20天,采摘第二次。新栽的香椿,最多收2次,3年后每年可收2—3次,產量也相應增加。至于保護地栽培的,通過加溫,冬季也可采摘,如不加溫的,可在早春提前供應樹芽。香椿頭含有豐富的營養。據分析,每100克香椿頭中,含蛋白質9.8克、含鈣143毫克、含維生素C115毫克,都列蔬菜中的前茅。另外,還含磷135毫克、胡蘿卜素1.36毫克,以及鐵和B族維生素等營養物質。香椿的食用方法分鮮食和加工食用兩種:1. 鮮食:- 香椿拌豆腐:嫩香椿50克,豆腐500克。調料:精鹽、味精、麻油。- 香椿炒雞蛋:香椿100克,雞蛋5個。調料:花生油(或豆油)、精鹽。- 香椿煎豆腐:香椿50克,豆腐250克。調料:花生油(或豆油)、醬油、鹽、白糖、味精、鮮湯、水淀粉。- 油炸香椿魚:香椿50克,海魚(帶魚、黃魚等)4—5條,雞蛋2個。調料:花生油(或豆油)、花椒、鹽。2. 加工:我國傳統的香椿加工方法是用鹽腌制,稱為咸香椿頭。但因含鹽量過高,影響了香椿原有風味。因此,近年來,很多加工單位對加工技術有所改進,同時還開發各種新產品,如:- 脫水香椿芽:是一種復水菜,只要用溫水浸泡半小時,即可恢復鮮芽狀態,與雞、肉、蛋相配,可做成佳肴。- 甜酸辣脆香椿芽:這種產品質地柔軟,食之甜酸辣脆,其味極美。此外,還有香椿醬、香椿泥、香椿豆腐和油汁香椿等。推薦的香椿菜譜有:香椿牛肉絲【用料】鮮香椿250克,黃牛后腿肉200克,生姜3克,生粉10克。【調料】植物油、黃酒、精鹽、白糖、麻油、味精各適量。【制法】(1)鮮香椿除去老葉、黑葉后,摘成5—6厘米長,洗凈,瀝干。(2)牛肉剔去筋膜,逆其絲縷切成細絲,擠干血水,加上黃酒、精鹽
香椿樹有什么特點
香椿除了作為食物,其葉、皮、根、果實(香鈴子)都具有一定的醫療作用。例如,鮮香椿與等量的大蒜混合,稍加食鹽搗碎,可外敷治療瘡癰腫毒;香椿、杉木、楓樹的嫩葉各等分,水煎去渣飲用,可治療絲蟲病;香椿皮性涼,具有除熱、燥濕、止血等功能;香鈴子則可用于治療風寒感冒、胃腸塞滯、脘腹脹悶、風濕性關節炎等癥。香椿樹生長迅速,樹干通直,疤痕少,木材顏色紅潤,紋理清晰,刨面光亮美觀,氣味芳香,在國際市場上被譽為“中國桃花心木”。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