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植物標本的方法有哪些﹖
制作植物標本的方法有哪些﹖
臘葉標本制作:首先準備好足量的吸水紙,通常使用表芯紙,將其鋪在特制的植物標本夾上。洗凈后的標本放在吸水紙上,用鑷子調整其姿態,然后覆蓋表芯紙,依次疊放。最后將標本夾勒緊或在其上壓重物,以便表芯紙更快地吸干水分。其間需及時更換吸水紙,最初每天更換1~2次,之后可隔2~3天更換一次,直到標本完全干透。干透后的標本需裝貼到臺紙上,臺紙大小一般為26×36厘米,右下角貼上標簽,最后粘貼半透明護蓋紙。
導讀臘葉標本制作:首先準備好足量的吸水紙,通常使用表芯紙,將其鋪在特制的植物標本夾上。洗凈后的標本放在吸水紙上,用鑷子調整其姿態,然后覆蓋表芯紙,依次疊放。最后將標本夾勒緊或在其上壓重物,以便表芯紙更快地吸干水分。其間需及時更換吸水紙,最初每天更換1~2次,之后可隔2~3天更換一次,直到標本完全干透。干透后的標本需裝貼到臺紙上,臺紙大小一般為26×36厘米,右下角貼上標簽,最后粘貼半透明護蓋紙。
目前通用的植物標本制作方法包括干制和浸制兩大類。對于含水量較少、易于干燥且干燥后不易變形的植物材料,可采用真空干燥、冰凍干燥、微波干燥、硅膠干燥和吸水紙壓制等物理方法進行強制性脫水。這一過程可以分為臘葉標本、原色復膜標本和原色立體標本三種:臘葉標本制作:首先準備好足量的吸水紙,通常使用表芯紙,將其鋪在特制的植物標本夾上。洗凈后的標本放在吸水紙上,用鑷子調整其姿態,然后覆蓋表芯紙,依次疊放。最后將標本夾勒緊或在其上壓重物,以便表芯紙更快地吸干水分。其間需及時更換吸水紙,最初每天更換1~2次,之后可隔2~3天更換一次,直到標本完全干透。干透后的標本需裝貼到臺紙上,臺紙大小一般為26×36厘米,右下角貼上標簽,最后粘貼半透明護蓋紙。原色復膜標本制作:首先將綠色枝葉和花朵分離,對綠葉和不同顏色的花朵采用不同的化學方法處理。綠色枝葉處理:將植物材料置于50%醋酸溶液中加入醋酸銅制成的飽和溶液中,稀釋后加熱至75℃~85℃,使綠色逐漸變為黃色,繼續加熱恢復原色后停止加熱,隨后用清水洗凈,置于標本夾中加壓,并及時更換吸水紙。標本夾也可放入真空干燥箱中抽真空并加熱到75℃左右。浸過的花朵需洗凈、脫水,脫水方法與枝葉相同。干透的枝葉、花朵需裝貼到臺紙上,右下角貼上標簽,最后高溫復膜。原色立體標本制作:取帶有花的植物枝葉裝入容器,用粒度為20~50目的硅膠顆粒埋沒,約10天左右干透后取出,密封到盛有少量干燥劑的標本瓶中長期保存,也可封鑄到無色透明的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中保存。無論哪種保存方法都不能受日光曝曬。對于那些柔軟多汁、不易干燥或干燥后易變形的植物材料,多采用浸泡的方法制作標本。浸制過程包括固定和保存兩個步驟,可根據植物材料顏色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制作方法:綠色標本制作:將綠色植物材料洗凈后浸在5%的硫酸銅溶液中,直到材料由綠色變為黃色再變為綠色,取出材料洗凈,然后浸入5%的福爾馬林液中保存。紅色標本制作:某些紅色果實如番茄等,先浸在用4毫升福爾馬林、3克硼酸和400毫升水配成的處理液中,約1~3天后果實變成褐色,取出果實向里面注射少量用20毫升10%的亞硫酸、10克硼酸和580毫升水配制而成的保存液,隨后長期浸泡在保存液中恢復原色。紫色標本制作:紫色葡萄等果實洗凈后先在250毫升福爾馬林、500毫升氯化鈉飽和溶液再加4350毫升蒸餾水配制成的處理液中浸2~3個月,取出后洗凈,放入1%~2%的福爾馬林液中長期保存。白色標本制作:將白色的花與塊根等洗凈后放在1%~4%的亞硫酸溶液中,長時間置于日光下曝曬,直到標本曬漂成雪白色。以上所述藥品一般的化學試劑店都有售賣。
制作植物標本的方法有哪些﹖
臘葉標本制作:首先準備好足量的吸水紙,通常使用表芯紙,將其鋪在特制的植物標本夾上。洗凈后的標本放在吸水紙上,用鑷子調整其姿態,然后覆蓋表芯紙,依次疊放。最后將標本夾勒緊或在其上壓重物,以便表芯紙更快地吸干水分。其間需及時更換吸水紙,最初每天更換1~2次,之后可隔2~3天更換一次,直到標本完全干透。干透后的標本需裝貼到臺紙上,臺紙大小一般為26×36厘米,右下角貼上標簽,最后粘貼半透明護蓋紙。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