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106/wz/18462236352.jpg)
25.勉諭兒輩由節(jié)儉變得奢侈是容易的,由奢侈進入節(jié)儉卻困難了。如果思考得到(這些東西)的艱難,(就)不敢輕易的浪費使用(了).一餐吃肉喝酒,可以做幾天的粗茶淡飯;一匹綢緞,可以置辦幾件平常的衣服.不餓不冷就夠了,何必貪圖吃好穿好呢?經(jīng)常在有好東西的時候想著吃不上飯的時候,不要等到?jīng)]有東西吃的時候來想有好東西吃的時候,那么子子孫孫就會常常享受溫飽了。26.柳慶問飲后周柳慶,起初在后魏做官,充任雍州別駕。有個商人攜帶黃金二十斤,前往京都長安進行交易,借人房屋居住。每有出行,都是自己掌管著鑰匙。沒多久,房門關(guān)巖畢啟鎖如常,而金子卻全部丟失了。商人以為是房主人偷的,遂報官,房主人被送到縣衙審訊逼問,遂自誣承認。柳慶知道后覺得可疑,便召商人訊問:“你的鑰匙常放在什么地方?”回答說:“常自己帶著。”柳慶又問道:“曾經(jīng)與人同夜過嗎?”回答說:“沒有。”又問道:“曾經(jīng)與人一同喝過酒嗎?”回答說:“前些時曾于一個僧人兩度歡聚暢飲,酒醉而白晝昏睡。”柳慶說:“房主人只是因為拷打而自誣的,并不是盜。那個僧人才是真盜哩!”便派吏卒去逮捕僧人,僧人已經(jīng)攜金逃跑了。后來捉住僧人,所失的金子如數(shù)追回。27.勾踐困于會稽勾踐固守在會稽的時候,悵然感嘆道:“難道我就這樣固守在這里一輩子嗎?”吳王夫差赦免越國以后,越王勾踐回到越國,于是就苦身焦思,在座位前放著苦膽,無論是坐著還是躺著,抬頭就能看見苦膽,吃時也親口嘗嘗苦膽。勾踐還常常自言自語地說:“你忘記了吳越在會稽這一仗的恥辱了嗎?”越王勾踐親自參加田間勞動,他的夫人親自織布,吃飯時也不加肉,穿衣也不要多種顏色的華美衣服,屈己禮待那些有才能但地位不如自己的人,善待來訪的賓客,救濟貧窮的人,慰問死者家屬,與老百姓同甘共苦。28.孔子過而不式楚國討伐陳國,陳國的西門被打壞,楚人就讓投降的陳國百姓來修繕。孔子經(jīng)過這里沒有對人們行式禮(軾禮:在車上對車下的人行的一種禮節(jié))。子貢手持轡頭問孔子說:“《禮》上說,遇到三人就應該下車,遇到兩人就應該行式禮。現(xiàn)在陳國修城門的人很多,您卻不行式禮,為什么呢?”孔子說:“自己的國家滅亡了都不知道,這是不聰明;知道了卻不反抗,這是不忠于國家;國家滅亡了自己不去殉死,說明他們沒有勇氣。修城門的人雖然多,卻沒有一個能做到我說的其中一點的,所以我不對他們行式禮。”《詩》說:“憂心悄悄,慍于群小。”這里小人成群,憑什么受我的行禮呢!”29.汗不敢出鐘毓、鐘會在少年時期就有美名。鐘毓十三歲時,魏文帝曹丕聽說這兩個孩子的聰慧名聲,就對他們的父親鐘繇說:“可以叫這兩個孩子來見我。”于是奉旨進見。鐘毓臉上有汗,魏文帝問:“你臉上為什么有汗?”鐘毓回答:“戰(zhàn)戰(zhàn)惶惶,汗出如漿。”鐘會臉上沒出汗,文帝又問:“你為什么不出汗?”鐘會回答:“戰(zhàn)戰(zhàn)栗栗,汗不敢出。”30.吳郡陳遺吳郡人陳遺,在家里非常孝順。他母親喜歡吃鍋巴,陳遺在郡里做主簿的時候,總是收拾好一個口袋,每逢煮飯,就把鍋巴儲存起來,等到回家,就帶給母數(shù)辯親。后來遇上孫恩賊兵粗如侵入?yún)强ぃ瑑?nèi)史袁山松馬上要出兵征討。這時陳遺已經(jīng)積攢到幾斗鍋巴,來不及回家,便帶著隨軍出征。雙方在滬瀆開戰(zhàn),袁山松打敗了,軍隊潰散,都逃跑到山林沼澤地帶,沒有吃的,多數(shù)人餓死了,唯獨陳遺靠鍋巴活了下來。當時人們認為這是對他純厚的孝心的報應。31.仲尼相魯孔子擔任魯國宰相,景公認為這是齊國的憂患。對晏子說:“鄰國有圣人,就是敵對國家的憂患。現(xiàn)在孔子當了魯國的宰相可怎么辦?”晏子回答說:“君主用不用憂愁。拿魯國的國君,是個昏庸軟弱的君主;孔子是德行才能出眾的宰相。國君不如暗地里表示欽慕孔子的才能,假說許他做齊國的宰相。孔子竭力勸諫而魯君不聽從,孔子一定會認為魯君驕傲而來到齊國。國君不要接納他。這樣,他將自然和魯國斷絕關(guān)系,又不能被任用齊國。孔子就窘迫了。”過了一年,孔子離開魯國到齊國去,景公不接納,所以孔子被困在陳、蔡兩國之間。32.饒州神童饒州從元豐末年時,有個叫朱天錫的小孩兒憑借神童得到了一個官位,民間的百姓都很羨慕他。小孩不論怎么樣,大概能念書時,從五、六歲,就分次教他們讀《五經(jīng)》,把竹籃吊在樹梢上讓他們坐在里面,斷絕他們與外界的交流(讓他們專心讀書)。教書的人預先就商量好價錢,教完一種經(jīng)書,就給他們一些錢,白天黑夜(讓這些小孩)苦讀。在這期間,神童科被廢除了好長時間,政治和諧后又重新逐漸恢復,因此也有偶然考中的小孩。民間就流傳饒州出神童。然而許多小孩不是讀書的料,苦讀到死的孩子,比起考中的孩子要多得多。33.燭鄒亡鳥齊景公喜歡射鳥,派燭鄒管養(yǎng)鳥卻讓鳥飛跑了。景公非常生氣,命令官吏要殺掉燭鄒。晏子說:“燭鄒有三條罪狀,請讓我列舉出他的罪狀之后再殺掉他。”景公說:“可以。”于是把燭鄒叫來在景公面前列舉他的罪過,晏子說:“燭鄒,你替我們的君主掌管養(yǎng)鳥卻讓鳥飛跑了,這是第一條罪狀;讓我們國君因為鳥的緣故殺人,這是第二條罪狀;讓諸侯聽到了這件事,認為我們的國君重視鳥卻輕視人才,這是第三條罪狀。我已經(jīng)列舉完了燭鄒的罪狀,請景公殺掉他。”景公說:“不殺了,我已經(jīng)接受你的教育了。”34.東野稷敗馬東野稷憑駕駛馬車的技術(shù)向莊公自薦,(他駕駛馬車)前進、后退時(車輪壓出的痕跡)都符合筆直的墨繩,左右拐彎(的車痕)都符合圓規(guī)劃出來的圓。莊公覺得造父都不會超過他的技藝,就讓他駕車連續(xù)轉(zhuǎn)一百圈再返回原地。顏闔碰見東野稷正在駕駛,就進見莊公說道:“東野稷的馬將會翻倒的。”莊公沉默,沒有回答。不久,東野稷果然翻車了。莊公問顏闔說:“您怎么知道他會失敗?”(顏闔)說:“他的馬力氣用盡了,卻還強迫它奔跑,所以說會翻車的。”35.多言何益子禽問老師:“多說話有好處嗎?”墨子答道:“蛤蟆、青蛙,白天黑夜叫個不停,叫得口干舌疲,可是沒有人去聽它的。今晨看到那雄雞,在黎明按時啼叫,天下振動,(人們早早起身。)多說話有什么好處呢?只有在切合時機的情況下說話才有用”36.校人欺子產(chǎn)從前有人送活魚給鄭國的子產(chǎn),子產(chǎn)命管理池沼的小吏把魚養(yǎng)在池中。可是管理池沼的小吏把魚做熟了,回來說:“剛開始放入池中,那些魚顯得疲弱而游得不太靈活的樣子,過了一會兒就靈活自在了,迅速地游動看不見了。”子產(chǎn)說:“算是找到了應該到的地方,找到了應該到的地方啊!” 管理池沼的小吏出來就說:“誰說子產(chǎn)有智慧?我已經(jīng)把魚做熟了吃掉,他還說:“找到了應該去的地方,找到了應該去的地方” 所以對正人君子可以用合乎情理的方法來欺騙他,但很難用不合情理的事情來欺騙他。37.陳述古辨盜陳述古密直,曾掌管建州浦城縣。有家富戶丟失了一些財物,(告到官府,)捉住了幾個人,但不知道誰是真正的小偷。陳述古就欺騙他們說:“某寺里有一口鐘,極其靈驗,它能把真正的盜賊辨認出來。”于是,陳述古就派人把這口鐘迎到縣府衙門放到后閣供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