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下造屋目標,并為之付出長期艱辛的勞動——勤勞、頑強。建成新屋后的喜悅、局促、不自在——淳樸、善良、謙卑。建成新屋累垮身體,不服老——倔強。他是一個非常要強的農民,有志氣,不甘人后,希望受到別人尊重。他是一個有著長遠生活目標的人,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堅忍不拔的毅力。他是一個老實厚道的農民,他用誠實的勞動興家立業,不怕千辛萬苦。他是一個謙卑的人,有著中國農民所共有的謙卑的特點,當九級臺階造好后,他卻不好意思坐上去。“父親的兩手沒處放似的,抄著不是,貼在胯骨上也不是。他仿佛覺得有許多目光在望他,就盡力把胸挺得高些,無奈,他的背是駝慣了的,胸無法挺得高。因而,父親明明該高興,卻露出些尷尬的笑。”這其中父親的神情寫得很有特色。他奮斗了大半輩子,高高的臺階就要砌起來,新屋就要完工,他心里的高興是無法形容的,作者微妙地寫他左也不是右也不是、異乎平日而又與眾不同的樣子,這正是老實厚道低眉順眼的農民的神情,非常個性化。父親的品格:淳樸、謙卑、有理想、敢于拼搏、不怕吃苦、堅忍不拔、渴望得到尊重等等。《臺階》一文作者用含蓄的筆法,給讀者塑造了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父親形象,他的結局雖然是悲壯的,令人同情的,但這卻是中國傳統父親的真實寫照。他們為了子女耗盡了一生的精力,奉獻了一生而毫無怨言。我在父親實現理想的過程中長大,真切的感受到父親默默的愛。有人說:男人是用行動愛自己的孩子的,文中的父親就是這樣。父親蓋屋、砌九級臺階的過程,是父親實現自我的過程,也是我成長的過程,可以說本文是兩個男人成長的心路歷程。父親老了,我將接過父親的重擔,完成父親未了的心愿,這是中國男人的宿命。不過我將會有不同于父親的生活,那是父親未曾經歷過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