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集志愿是什么意思?
征集志愿是什么意思?
在一些省份,文理科第一批至第五批設A.B.C三所院校及院校服從志愿,每所院校均設3個專業志愿和1個專業服從志愿。此外,有些省市還允許普通類考生可選報1至6個學校志愿,1至5個專業,同時可選擇是否同意調劑專業志愿。同批次開始征集志愿的還包括體育類專科專業。文理科提前批也進行征集志愿。對于第一類缺額計劃,考生在填報征集志愿時將沒有最低分數和位次的限制,達到一批錄取控制分數線且尚未被錄取的考生均可填報;對于第二類和第三類缺額計劃,為避免產生分數夾層,確保錄取公平,只允許不低于正式投檔時該院校最低分數及位次的考生填報。不符合要求的考生在填報時,系統將會提示:";您未達到填報該院校的最低位次"。
導讀在一些省份,文理科第一批至第五批設A.B.C三所院校及院校服從志愿,每所院校均設3個專業志愿和1個專業服從志愿。此外,有些省市還允許普通類考生可選報1至6個學校志愿,1至5個專業,同時可選擇是否同意調劑專業志愿。同批次開始征集志愿的還包括體育類專科專業。文理科提前批也進行征集志愿。對于第一類缺額計劃,考生在填報征集志愿時將沒有最低分數和位次的限制,達到一批錄取控制分數線且尚未被錄取的考生均可填報;對于第二類和第三類缺額計劃,為避免產生分數夾層,確保錄取公平,只允許不低于正式投檔時該院校最低分數及位次的考生填報。不符合要求的考生在填報時,系統將會提示:";您未達到填報該院校的最低位次"。
![](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106/wz/18462761352.jpg)
征集志愿是指對于第一批至第四批第一志愿錄不滿額的院校,在每批次第一志愿錄取完成后,由省教育考試院向社會公布院校招生缺額計劃,考生再根據缺額計劃在當地招生辦填報"征集志愿",這樣使得第一志愿錄取時落選的考生有第二次重新填報志愿的機會。在一些省份,文理科第一批至第五批設A.B.C三所院校及院校服從志愿,每所院校均設3個專業志愿和1個專業服從志愿。此外,有些省市還允許普通類考生可選報1至6個學校志愿,1至5個專業,同時可選擇是否同意調劑專業志愿。同批次開始征集志愿的還包括體育類專科專業。文理科提前批也進行征集志愿。對于第一類缺額計劃,考生在填報征集志愿時將沒有最低分數和位次的限制,達到一批錄取控制分數線且尚未被錄取的考生均可填報;對于第二類和第三類缺額計劃,為避免產生分數夾層,確保錄取公平,只允許不低于正式投檔時該院校最低分數及位次的考生填報。不符合要求的考生在填報時,系統將會提示:"您未達到填報該院校的最低位次"。征集志愿政策的設立,為未能在第一志愿中被錄取的考生提供了再次選擇的機會,有助于提高考生的錄取率。同時,這也促使考生在填報志愿時更加慎重地考慮自己的興趣和實際能力,避免因志愿填報不當而導致的遺憾。值得注意的是,征集志愿的具體規則和要求可能會因各省份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因此,考生在填報征集志愿前,應詳細了解相關省份的具體政策和規定,確保自己能夠準確、合理地填報志愿。通過征集志愿的方式,不僅可以幫助更多的考生獲得錄取機會,也有助于高校更好地完成招生計劃,優化生源結構。征集志愿政策的實施,體現了教育公平和機會均等的原則,對于促進教育事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征集志愿是什么意思?
在一些省份,文理科第一批至第五批設A.B.C三所院校及院校服從志愿,每所院校均設3個專業志愿和1個專業服從志愿。此外,有些省市還允許普通類考生可選報1至6個學校志愿,1至5個專業,同時可選擇是否同意調劑專業志愿。同批次開始征集志愿的還包括體育類專科專業。文理科提前批也進行征集志愿。對于第一類缺額計劃,考生在填報征集志愿時將沒有最低分數和位次的限制,達到一批錄取控制分數線且尚未被錄取的考生均可填報;對于第二類和第三類缺額計劃,為避免產生分數夾層,確保錄取公平,只允許不低于正式投檔時該院校最低分數及位次的考生填報。不符合要求的考生在填報時,系統將會提示:";您未達到填報該院校的最低位次"。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