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做這十個項目,又有補貼又能賺錢
農民做這十個項目,又有補貼又能賺錢
1.果渣提取果膠:利用蘋果、柑橘等果樹的剩余物——果渣,經過加工提取果膠。廢渣可用于發電。據統計,每年提取的果膠可達2000噸,相應的蘋果渣和柑橘渣分別有2萬噸和1.25萬噸的利用率,預計可實現銷售收入4億元,并可發電3700萬度。2.稻草制氣:稻草可轉化為秸稈氣,為農村居民提供集中供氣服務,減少大氣污染,降低家庭開支。一套秸稈氣設備每小時能產生300立方米秸稈氣,基本能滿足一個村的烹飪需求。3.豬糞制有機肥:養殖場的豬糞可通過添加有機物如谷殼糠進行轉化,制成有機肥料。例如,擁有上千頭豬的養豬場,每年能產生萬余噸固體發酵墊料,這不僅減少了大氣污染,還降低了成本。
導讀1.果渣提取果膠:利用蘋果、柑橘等果樹的剩余物——果渣,經過加工提取果膠。廢渣可用于發電。據統計,每年提取的果膠可達2000噸,相應的蘋果渣和柑橘渣分別有2萬噸和1.25萬噸的利用率,預計可實現銷售收入4億元,并可發電3700萬度。2.稻草制氣:稻草可轉化為秸稈氣,為農村居民提供集中供氣服務,減少大氣污染,降低家庭開支。一套秸稈氣設備每小時能產生300立方米秸稈氣,基本能滿足一個村的烹飪需求。3.豬糞制有機肥:養殖場的豬糞可通過添加有機物如谷殼糠進行轉化,制成有機肥料。例如,擁有上千頭豬的養豬場,每年能產生萬余噸固體發酵墊料,這不僅減少了大氣污染,還降低了成本。
近年來,我國政府積極推動農業現代化,實施多項農業扶持政策。以下十個項目,不僅能夠獲得政府補貼,而且具有很好的盈利前景。1. 果渣提取果膠:利用蘋果、柑橘等果樹的剩余物——果渣,經過加工提取果膠。廢渣可用于發電。據統計,每年提取的果膠可達2000噸,相應的蘋果渣和柑橘渣分別有2萬噸和1.25萬噸的利用率,預計可實現銷售收入4億元,并可發電3700萬度。2. 稻草制氣:稻草可轉化為秸稈氣,為農村居民提供集中供氣服務,減少大氣污染,降低家庭開支。一套秸稈氣設備每小時能產生300立方米秸稈氣,基本能滿足一個村的烹飪需求。3. 豬糞制有機肥:養殖場的豬糞可通過添加有機物如谷殼糠進行轉化,制成有機肥料。例如,擁有上千頭豬的養豬場,每年能產生萬余噸固體發酵墊料,這不僅減少了大氣污染,還降低了成本。4. 禽蛋副產物深加工:禽蛋副產物如次品蛋可生產蛋粉,蛋殼可制成檸檬酸鈣,殼膜可用于面膜。據統計,國家每年生產的鮮蛋超過5萬噸,次品蛋5000噸,相應的產值可達4000萬,檸檬酸鈣產品產值14億元,膠原蛋白面膜產品產值4.8億元,稅收6500萬元。5. 互聯網+農業:互聯網的融入極大地推動了農業的發展,拓寬了農產品的銷售渠道,提高了農民的生活質量和收入,使得農業成為一個更有吸引力的行業。例如,“云種養”app提供了農技問答、農產品銷售等服務,并得到了政府的扶持。6. 畜禽血提取多肽:以豬血、雞血為原料,可生產血漿蛋白、亞硝基血紅素多肽等高值產品。每年8000噸血液和羽毛副產物,可轉化為3000噸高值產品,實現產值1600萬元,利潤500萬元。7. 棉花副產物制棉蛋白:棉花籽生產棉油后的副產品,如棉短絨、棉殼等,可進一步加工制成棉漿粕和牛羊預混料等,每年可生產棉籽加工副產物11萬噸,實現產值1.5億元,利潤450萬。8. 魚蝦加工副產物制飼料:魚蝦加工中的副產物如魚頭、魚鱗等,可綜合利用生產魚蝦飼料和甲殼素。我國每年加工魚蝦副產物2.3萬噸,生產飼料1.84萬噸,甲殼素360噸,產值達4800萬元。9. 秸稈生產二氧化碳肥料:利用秸稈生產二氧化碳肥料,能提升農產品品質,改善土壤結構。每年我國可生產二氧化碳肥料14萬噸,產值超2000萬元,每畝可增加農民收入120元。10. 柑橘渣制茶和醬:柑橘榨汁后的果渣可制作成橙皮茶或休閑食品,果肉則可制成果醬,實現零污染。我國每年加工柑橘1萬噸,橙皮4000噸,果肉6000噸,相應的休閑食品和果醬可實現銷售收入1億元。這些項目不僅有利于農業的可持續發展,也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是農民朋友可以選擇的增收途徑。
農民做這十個項目,又有補貼又能賺錢
1.果渣提取果膠:利用蘋果、柑橘等果樹的剩余物——果渣,經過加工提取果膠。廢渣可用于發電。據統計,每年提取的果膠可達2000噸,相應的蘋果渣和柑橘渣分別有2萬噸和1.25萬噸的利用率,預計可實現銷售收入4億元,并可發電3700萬度。2.稻草制氣:稻草可轉化為秸稈氣,為農村居民提供集中供氣服務,減少大氣污染,降低家庭開支。一套秸稈氣設備每小時能產生300立方米秸稈氣,基本能滿足一個村的烹飪需求。3.豬糞制有機肥:養殖場的豬糞可通過添加有機物如谷殼糠進行轉化,制成有機肥料。例如,擁有上千頭豬的養豬場,每年能產生萬余噸固體發酵墊料,這不僅減少了大氣污染,還降低了成本。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