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國是哪個朝代的???
南安國是哪個朝代的???
2.年號與廟號:拓跋余獲封吳王后,于451年改封南安王。他在452年即位,年號承平(或作永平),廟號南安隱王。3.在位年代:拓跋余在452年三月即位,十月被殺,在位共八個月。4.大事件:443年封吳王,451年改封南安王;452年三月,宗愛立南安王為帝;同年十月,魏南安王被宗愛所殺;宗愛后被殺,太武帝孫即位,是為高宗文成帝,年13歲;同年,魏廢《景初歷》,行《玄始歷》。5.南安惠王拓跋楨:是恭宗景穆帝拓跋晃的第九子,高宗文成帝拓跋濬之弟。孝文帝時改姓元。他曾任職長安鎮都大將、雍州刺史,后因聚斂肆情被廢為庶人,禁錮。后來,孝文帝遷都洛陽,拓跋楨復爵,出任相州刺史,鎮鄴。他在相州旱時祈雨于群神,但未能降雨,最終因病去世,謚號惠。
導讀2.年號與廟號:拓跋余獲封吳王后,于451年改封南安王。他在452年即位,年號承平(或作永平),廟號南安隱王。3.在位年代:拓跋余在452年三月即位,十月被殺,在位共八個月。4.大事件:443年封吳王,451年改封南安王;452年三月,宗愛立南安王為帝;同年十月,魏南安王被宗愛所殺;宗愛后被殺,太武帝孫即位,是為高宗文成帝,年13歲;同年,魏廢《景初歷》,行《玄始歷》。5.南安惠王拓跋楨:是恭宗景穆帝拓跋晃的第九子,高宗文成帝拓跋濬之弟。孝文帝時改姓元。他曾任職長安鎮都大將、雍州刺史,后因聚斂肆情被廢為庶人,禁錮。后來,孝文帝遷都洛陽,拓跋楨復爵,出任相州刺史,鎮鄴。他在相州旱時祈雨于群神,但未能降雨,最終因病去世,謚號惠。
1. 北魏南安王:南安隱王拓跋余,(?-452年),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燾之子,曾任北魏皇帝,在位僅八月。2. 年號與廟號:拓跋余獲封吳王后,于451年改封南安王。他在452年即位,年號承平(或作永平),廟號南安隱王。3. 在位年代:拓跋余在452年三月即位,十月被殺,在位共八個月。4. 大事件:443年封吳王,451年改封南安王;452年三月,宗愛立南安王為帝;同年十月,魏南安王被宗愛所殺;宗愛后被殺,太武帝孫即位,是為高宗文成帝,年13歲;同年,魏廢《景初歷》,行《玄始歷》。5. 南安惠王拓跋楨:是恭宗景穆帝拓跋晃的第九子,高宗文成帝拓跋濬之弟。孝文帝時改姓元。他曾任職長安鎮都大將、雍州刺史,后因聚斂肆情被廢為庶人,禁錮。后來,孝文帝遷都洛陽,拓跋楨復爵,出任相州刺史,鎮鄴。他在相州旱時祈雨于群神,但未能降雨,最終因病去世,謚號惠。6. 家族成員:拓跋楨的長子元英是北魏名將,復爵位后薨謚獻武拍春寬王,贈司徒公。次子元怡,封扶風王,其子元曄曾被封為長廣王,后被迫廢。拓跋楨的次子元彬,勇健有武用,曾討平吐京胡叛亂。他的長子元融被殺,謚莊武王,次子元朗即后廢帝安定王。7. 家族地位:拓跋楨一門,有兩人成為北魏的皇帝。詳情
南安國是哪個朝代的???
2.年號與廟號:拓跋余獲封吳王后,于451年改封南安王。他在452年即位,年號承平(或作永平),廟號南安隱王。3.在位年代:拓跋余在452年三月即位,十月被殺,在位共八個月。4.大事件:443年封吳王,451年改封南安王;452年三月,宗愛立南安王為帝;同年十月,魏南安王被宗愛所殺;宗愛后被殺,太武帝孫即位,是為高宗文成帝,年13歲;同年,魏廢《景初歷》,行《玄始歷》。5.南安惠王拓跋楨:是恭宗景穆帝拓跋晃的第九子,高宗文成帝拓跋濬之弟。孝文帝時改姓元。他曾任職長安鎮都大將、雍州刺史,后因聚斂肆情被廢為庶人,禁錮。后來,孝文帝遷都洛陽,拓跋楨復爵,出任相州刺史,鎮鄴。他在相州旱時祈雨于群神,但未能降雨,最終因病去世,謚號惠。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