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書法家李秋晨
著名書法家李秋晨
東晉永和九年(353)的三月三日,王羲之與謝安、孫綽等41人在紹興蘭亭聚會,飲酒賦詩,匯編成集,羲之即興寫下《蘭亭序》。此帖被譽為“天下行書第一”,28行,324字,記錄了當時的文人雅集場景,其中“之”字的書寫各具特色。據說唐太宗李世民對《蘭亭序》十分珍愛,將其作為陪葬品隨葬昭陵,流傳下來的只是摹本。歐陽詢是唐代書法家,他吸收了晉代王羲之的精髓,并融合了北朝碑刻和其他唐代書法家的優點,形成了獨特的“險勁”而“平穩”的書法風格。顏真卿是唐代另一位著名書法家,其作品剛健有力,氣勢雄偉,富有創新精神。柳公權與顏真卿齊名,其書法風格清瘦秀麗,受到王羲之和顏真卿的影響較大。蘇軾是宋代的大文學家,學識淵博,書法蒼勁豪放,主張“書無常法”,強調要有見識和學識才能使書法有長足的進步。
導讀東晉永和九年(353)的三月三日,王羲之與謝安、孫綽等41人在紹興蘭亭聚會,飲酒賦詩,匯編成集,羲之即興寫下《蘭亭序》。此帖被譽為“天下行書第一”,28行,324字,記錄了當時的文人雅集場景,其中“之”字的書寫各具特色。據說唐太宗李世民對《蘭亭序》十分珍愛,將其作為陪葬品隨葬昭陵,流傳下來的只是摹本。歐陽詢是唐代書法家,他吸收了晉代王羲之的精髓,并融合了北朝碑刻和其他唐代書法家的優點,形成了獨特的“險勁”而“平穩”的書法風格。顏真卿是唐代另一位著名書法家,其作品剛健有力,氣勢雄偉,富有創新精神。柳公權與顏真卿齊名,其書法風格清瘦秀麗,受到王羲之和顏真卿的影響較大。蘇軾是宋代的大文學家,學識淵博,書法蒼勁豪放,主張“書無常法”,強調要有見識和學識才能使書法有長足的進步。
中國古代書法藝術璀璨奪目,眾多書法家留下了不朽的作品。其中,王羲之被譽為“書圣”,他是東晉時期的杰出書法家,7歲開始習字,后在秦漢書法基礎上創新,形成了平和自然、奇逸豪放的獨特風格。盡管王羲之的真跡已難尋,但其楷書、行書、草書等作品如《樂毅論》、《黃庭經》、《十七帖》等仍為后世所推崇。東晉永和九年(353)的三月三日,王羲之與謝安、孫綽等41人在紹興蘭亭聚會,飲酒賦詩,匯編成集,羲之即興寫下《蘭亭序》。此帖被譽為“天下行書第一”,28行,324字,記錄了當時的文人雅集場景,其中“之”字的書寫各具特色。據說唐太宗李世民對《蘭亭序》十分珍愛,將其作為陪葬品隨葬昭陵,流傳下來的只是摹本。歐陽詢是唐代書法家,他吸收了晉代王羲之的精髓,并融合了北朝碑刻和其他唐代書法家的優點,形成了獨特的“險勁”而“平穩”的書法風格。顏真卿是唐代另一位著名書法家,其作品剛健有力,氣勢雄偉,富有創新精神。柳公權與顏真卿齊名,其書法風格清瘦秀麗,受到王羲之和顏真卿的影響較大。蘇軾是宋代的大文學家,學識淵博,書法蒼勁豪放,主張“書無常法”,強調要有見識和學識才能使書法有長足的進步。唐代另一位大書法家張旭以草書聞名,被譽為“草圣”,其草書作品筆法奔放,氣勢磅礴。蘇軾還擅長行、楷書,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他曾遍學晉、唐、五代名家,尤其得力于王僧虔、李邕、徐浩、顏真卿、楊凝式,最終自成一家。米芾平生致力于書法,尤以行書成就最大。他的書法風格獨特,筆力遒勁,流暢自如,對后世書法藝術產生了深遠影響。詳情
著名書法家李秋晨
東晉永和九年(353)的三月三日,王羲之與謝安、孫綽等41人在紹興蘭亭聚會,飲酒賦詩,匯編成集,羲之即興寫下《蘭亭序》。此帖被譽為“天下行書第一”,28行,324字,記錄了當時的文人雅集場景,其中“之”字的書寫各具特色。據說唐太宗李世民對《蘭亭序》十分珍愛,將其作為陪葬品隨葬昭陵,流傳下來的只是摹本。歐陽詢是唐代書法家,他吸收了晉代王羲之的精髓,并融合了北朝碑刻和其他唐代書法家的優點,形成了獨特的“險勁”而“平穩”的書法風格。顏真卿是唐代另一位著名書法家,其作品剛健有力,氣勢雄偉,富有創新精神。柳公權與顏真卿齊名,其書法風格清瘦秀麗,受到王羲之和顏真卿的影響較大。蘇軾是宋代的大文學家,學識淵博,書法蒼勁豪放,主張“書無常法”,強調要有見識和學識才能使書法有長足的進步。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