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施工縫的留置位置及方法
混凝土施工縫的留置位置及方法
二、留置方法。1.已澆筑的混凝土,其抗壓強度不應小于1.2 MPa。2.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應清除水泥薄膜和松動石子以及軟弱混凝土層,并加以充分濕潤和沖洗干凈,且不得積水。即要做到:去掉乳皮,微露粗砂,表面粗糙。3.澆筑前,水平施工縫宜先鋪上10 mm~15 mm厚的水泥砂漿一層,其配合比與混凝土內的砂漿成分相同。4.混凝土應細致振搗密實,以保證新舊混凝土的緊密結合。5.防水混凝土結構設計時,其鋼筋的布置和墻體厚度均應考慮方便施工,易于保證施工質量。6.防水混凝土應連續澆筑,宜少留置施工縫。當需留置施工縫時,應遵守下列規定。a.底板、頂板不宜留施工縫,底拱、頂拱不宜留縱向施工縫。
導讀二、留置方法。1.已澆筑的混凝土,其抗壓強度不應小于1.2 MPa。2.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應清除水泥薄膜和松動石子以及軟弱混凝土層,并加以充分濕潤和沖洗干凈,且不得積水。即要做到:去掉乳皮,微露粗砂,表面粗糙。3.澆筑前,水平施工縫宜先鋪上10 mm~15 mm厚的水泥砂漿一層,其配合比與混凝土內的砂漿成分相同。4.混凝土應細致振搗密實,以保證新舊混凝土的緊密結合。5.防水混凝土結構設計時,其鋼筋的布置和墻體厚度均應考慮方便施工,易于保證施工質量。6.防水混凝土應連續澆筑,宜少留置施工縫。當需留置施工縫時,應遵守下列規定。a.底板、頂板不宜留施工縫,底拱、頂拱不宜留縱向施工縫。
![](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105/wz/18481902652.jpg)
一、留置位置:應根據規范要求,選擇受力較小的位置進行設置。二、留置方法:1. 已澆筑的混凝土,其抗壓強度不應小于1.2 MPa。2. 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應清除水泥薄膜和松動石子以及軟弱混凝土層,并加以充分濕潤和沖洗干凈,且不得積水。即要做到:去掉乳皮,微露粗砂,表面粗糙。3. 澆筑前,水平施工縫宜先鋪上10 mm~15 mm厚的水泥砂漿一層,其配合比與混凝土內的砂漿成分相同。4. 混凝土應細致振搗密實,以保證新舊混凝土的緊密結合。5. 防水混凝土結構設計時,其鋼筋的布置和墻體厚度均應考慮方便施工,易于保證施工質量。6. 防水混凝土應連續澆筑,宜少留置施工縫。當需留置施工縫時,應遵守下列規定: a. 底板、頂板不宜留施工縫,底拱、頂拱不宜留縱向施工縫。 b. 墻體不應留垂直施工縫。水平施工縫不應留在剪力與彎矩最大處或讓配察底板與側墻交接處,應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300 mm的墻體上。當墻體有孔洞時,施工縫距孔洞邊緣不應小于300 mm。 c. 拱墻結合的水平施工縫,宜留在拱(板)墻接縫線以下150 mm~300 mm處,先拱后墻的施工縫可留在起拱線處,但必須注意加強防水措施。縫的迎水面采取外貼防水止水帶,外涂抹防水涂料和砂漿等做法。 d. 承受動力作用的設備基礎不應留置施工縫。三、什么是施工縫:混凝土的施工縫留設應該也可以套用一般混凝土的施工縫留設,因為地下防水混凝土澆灌面積大,因此為了防止混凝土坦茄因溫度變化產生裂縫現象,伸縮縫的留設我們一般為2-3cm,間距4-6m。四、圖示:(此處應附上相關圖示,以直觀展示施工縫的留置位置和方法)
混凝土施工縫的留置位置及方法
二、留置方法。1.已澆筑的混凝土,其抗壓強度不應小于1.2 MPa。2.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應清除水泥薄膜和松動石子以及軟弱混凝土層,并加以充分濕潤和沖洗干凈,且不得積水。即要做到:去掉乳皮,微露粗砂,表面粗糙。3.澆筑前,水平施工縫宜先鋪上10 mm~15 mm厚的水泥砂漿一層,其配合比與混凝土內的砂漿成分相同。4.混凝土應細致振搗密實,以保證新舊混凝土的緊密結合。5.防水混凝土結構設計時,其鋼筋的布置和墻體厚度均應考慮方便施工,易于保證施工質量。6.防水混凝土應連續澆筑,宜少留置施工縫。當需留置施工縫時,應遵守下列規定。a.底板、頂板不宜留施工縫,底拱、頂拱不宜留縱向施工縫。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