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105/wz/18479615152.jpg)
攝政王,其英文名為Regent,重140.5克拉,無色,古墊形琢刻形狀,原產于印度,現收藏于法國巴黎盧浮宮阿波羅藝術館。它曾經歷多次流轉,最終被法國所擁有。傳說,1701年,一位印度奴隸在逃出礦山時,將一顆重約400克拉的金剛石藏于大腿內,后在出海船上被船長奪走,隨后喪生大海。船長將寶石賣給商人,輾轉落入英國總督之手。歷經數戰,攝政王終于落戶于法國,成為世界著名的巨鉆。南非之星,其英文名為Star of South Africa,重47.55克拉,無色,梨形琢刻形狀,原產于南非,現存于日內瓦。1866年,南非金伯利城的一個女孩拾得一顆巨大金剛石,后轉手賣給利立非公司。金伯利城的消息迅速傳遍全球,世界各地的尋寶者紛至沓來,最終發現了金剛石原生礦。南非自此成為世界鉆石的重要產地。1974年,南非之星在日內瓦拍賣。藍色希望,其英文名為Hope Blue,重44.53克拉,深藍色,橢圓型琢刻形狀,原產于印度西南部,現存于美國華盛頓史密森博物館。據傳,1642年,有人在印度基斯特砂層中發現了一顆112克拉的金剛石,鑲于神像之上。這顆寶石隨后經歷了一系列悲慘的事件,包括僧人偷竊被燒死,法國皇帝路易十四擁有后因佩戴而去世,法國皇室多人因擁有此寶石而遭遇不幸。1911年,美國華盛頓郵政局長麥克蘭以151000美元購得此寶石,但兩年后他的一家遭遇悲劇,最終寶石被美國著名珠寶商溫斯頓先生購得,無償獻給博物館。這三顆鉆石不僅因其獨特的外形和重量而聞名,更因其傳奇的歷史而備受關注。它們的故事,成為了鉆石界的傳奇,也讓人們更加珍視這些稀世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