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備成長潛力的上市公司共同特征
具備成長潛力的上市公司共同特征
這些公司通常表現出主營業務收入和凈利潤的同步增長。例如,深科技在1997年、1998年及1999年上半年,凈利潤增長率分別為15.81%、41.84%、30.38%,相應地,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分別為9.29%、59.43%、62.69%;魯北化工在這三年的凈利潤增長率分別為132.44%、50.81%、57.24%,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分別為45.31%、35.93%、170.73%;巴士股份三年的凈利潤增長率分別為50.79%、112.97%、75.05%,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分別為90.50%、105.23%、99.12%,這些數據均顯示主營業務收入的持續增長是公司凈利潤高增長的關鍵因素。
導讀這些公司通常表現出主營業務收入和凈利潤的同步增長。例如,深科技在1997年、1998年及1999年上半年,凈利潤增長率分別為15.81%、41.84%、30.38%,相應地,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分別為9.29%、59.43%、62.69%;魯北化工在這三年的凈利潤增長率分別為132.44%、50.81%、57.24%,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分別為45.31%、35.93%、170.73%;巴士股份三年的凈利潤增長率分別為50.79%、112.97%、75.05%,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分別為90.50%、105.23%、99.12%,這些數據均顯示主營業務收入的持續增長是公司凈利潤高增長的關鍵因素。
![](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105/wz/18479730152.jpg)
高成長性上市公司的外在特征多樣,不能僅憑行業屬性來判斷其成長潛力。如深科技、長城電腦等高科技企業,與延邊公路、大眾科創等公用事業類公司,以及許繼電氣、山東電纜等電力設備制造企業,勝利股份、魯北化工等化工類企業,合金股份、新興鑄管等冶金類企業,還有永安林業、燕京啤酒等農業、飲料、商業、建材、綜合類企業,均展現出高成長性。這表明,"行行出狀元",高成長性上市公司遍布各行業。這些公司通常表現出主營業務收入和凈利潤的同步增長。例如,深科技在1997年、1998年及1999年上半年,凈利潤增長率分別為15.81%、41.84%、30.38%,相應地,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分別為9.29%、59.43%、62.69%;魯北化工在這三年的凈利潤增長率分別為132.44%、50.81%、57.24%,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分別為45.31%、35.93%、170.73%;巴士股份三年的凈利潤增長率分別為50.79%、112.97%、75.05%,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分別為90.50%、105.23%、99.12%,這些數據均顯示主營業務收入的持續增長是公司凈利潤高增長的關鍵因素。同時,這些公司的總股本規模迅速擴張,但每股收益并未明顯稀釋。如勝利股份、新興鑄管的總股本從1996年到1999年上半年分別增長81%、85%,其他公司擴張規模均超過一倍,如東北熱電總股本擴張399%,亞泰集團擴張375%,大眾科創(原浦東大眾)擴張341%,合金股份擴張314%,上海金陵、東大阿派、魯北化工等擴張規模在2倍以上。在股本快速擴張的情況下,這些公司的每股收益并未明顯攤薄,如擴張最大的東北熱電1997、1998年及1999年上半年的每股收益分別為0.91、0.81、0.40元,亞泰集團的每股收益分別為0.66、0.40、0.18元,上海金陵分別為0.23、0.41、0.20元。這些上市公司的總資產與凈資產規模同樣保持持續增長。在上市三年期間,它們的總資產與凈資產均有2倍、3倍,甚至5倍、6倍以上的增長。不同的上市公司獲得高速成長的原因各異,但依然存在規律性因素。如公司戰略規劃、市場定位、技術創新、管理效率、財務健康等,都是高成長公司共有的特征。因此,投資者在選擇高成長潛力的上市公司時,需全面考慮這些因素。
具備成長潛力的上市公司共同特征
這些公司通常表現出主營業務收入和凈利潤的同步增長。例如,深科技在1997年、1998年及1999年上半年,凈利潤增長率分別為15.81%、41.84%、30.38%,相應地,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分別為9.29%、59.43%、62.69%;魯北化工在這三年的凈利潤增長率分別為132.44%、50.81%、57.24%,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分別為45.31%、35.93%、170.73%;巴士股份三年的凈利潤增長率分別為50.79%、112.97%、75.05%,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分別為90.50%、105.23%、99.12%,這些數據均顯示主營業務收入的持續增長是公司凈利潤高增長的關鍵因素。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