磚混結構抗震措施有哪些,說三個以上
磚混結構抗震措施有哪些,說三個以上
其次,應設置圈梁以增強建筑的整體性。圈梁可箍住樓板,貫穿墻身,提高樓蓋的水平剛度,限制墻體斜裂縫的開展和延伸,提高房屋的豎向剛度,防止不均勻沉降。圈梁應在每層設置,基礎、外墻和屋面處圈梁的截面和配筋應加大,且圈梁應拉通。在墻體中部增設60㎜高的鋼筋混凝土帶,可使構造柱、圈梁、鋼筋混凝土帶包圍墻體的面積更小,從而改善其抗震性能。采用配筋砌體可提高水平配筋砌體墻的承載力和變形能力,但會增加成本和造價。此外,建筑物的平、立面布置需規則,使各部位受力均勻,減少薄弱環節。樓梯間不宜設于房屋的盡端和轉角處,以防破壞,并利于人員疏散。樓梯間的橫墻因樓梯踏步板的斜撐作用而受水平地震作用,破壞程度較嚴重,應貫通房屋全寬。
導讀其次,應設置圈梁以增強建筑的整體性。圈梁可箍住樓板,貫穿墻身,提高樓蓋的水平剛度,限制墻體斜裂縫的開展和延伸,提高房屋的豎向剛度,防止不均勻沉降。圈梁應在每層設置,基礎、外墻和屋面處圈梁的截面和配筋應加大,且圈梁應拉通。在墻體中部增設60㎜高的鋼筋混凝土帶,可使構造柱、圈梁、鋼筋混凝土帶包圍墻體的面積更小,從而改善其抗震性能。采用配筋砌體可提高水平配筋砌體墻的承載力和變形能力,但會增加成本和造價。此外,建筑物的平、立面布置需規則,使各部位受力均勻,減少薄弱環節。樓梯間不宜設于房屋的盡端和轉角處,以防破壞,并利于人員疏散。樓梯間的橫墻因樓梯踏步板的斜撐作用而受水平地震作用,破壞程度較嚴重,應貫通房屋全寬。
如何提升砌體房屋的抗震性能?首先,需在外墻轉角、內外墻交接處、大洞口兩側及樓梯間增設抗震構造柱。構造柱的截面一般為240㎜×240㎜,配筋4B12,必要時可加大至4B14,箍筋A6@100/200。構造柱需與墻體的連接處砌成馬牙槎,沿墻每隔500㎜設2A6拉結筋,且構造柱縱筋應穿過圈梁以保證其上下連續性。其次,應設置圈梁以增強建筑的整體性。圈梁可箍住樓板,貫穿墻身,提高樓蓋的水平剛度,限制墻體斜裂縫的開展和延伸,提高房屋的豎向剛度,防止不均勻沉降。圈梁應在每層設置,基礎、外墻和屋面處圈梁的截面和配筋應加大,且圈梁應拉通。在墻體中部增設60㎜高的鋼筋混凝土帶,可使構造柱、圈梁、鋼筋混凝土帶包圍墻體的面積更小,從而改善其抗震性能。采用配筋砌體可提高水平配筋砌體墻的承載力和變形能力,但會增加成本和造價。此外,建筑物的平、立面布置需規則,使各部位受力均勻,減少薄弱環節。樓梯間不宜設于房屋的盡端和轉角處,以防破壞,并利于人員疏散。樓梯間的橫墻因樓梯踏步板的斜撐作用而受水平地震作用,破壞程度較嚴重,應貫通房屋全寬??刂品课莸母叨?、層數、層高和高寬比也至關重要。醫院、教學樓等空曠建筑應降低總高度、總層數,層高不宜超過3.6米。結構體系應優先采用縱橫墻共同承重的結構體系,以增強橫向地震力的傳遞能力。綜上所述,砌體房屋的抗震措施包括增設抗震構造柱、設置圈梁、采用配筋砌體、平立面布置規則、控制房屋高度和層高、合理選擇結構體系等。
磚混結構抗震措施有哪些,說三個以上
其次,應設置圈梁以增強建筑的整體性。圈梁可箍住樓板,貫穿墻身,提高樓蓋的水平剛度,限制墻體斜裂縫的開展和延伸,提高房屋的豎向剛度,防止不均勻沉降。圈梁應在每層設置,基礎、外墻和屋面處圈梁的截面和配筋應加大,且圈梁應拉通。在墻體中部增設60㎜高的鋼筋混凝土帶,可使構造柱、圈梁、鋼筋混凝土帶包圍墻體的面積更小,從而改善其抗震性能。采用配筋砌體可提高水平配筋砌體墻的承載力和變形能力,但會增加成本和造價。此外,建筑物的平、立面布置需規則,使各部位受力均勻,減少薄弱環節。樓梯間不宜設于房屋的盡端和轉角處,以防破壞,并利于人員疏散。樓梯間的橫墻因樓梯踏步板的斜撐作用而受水平地震作用,破壞程度較嚴重,應貫通房屋全寬。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