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TG誘導蛋白表達的原理和實驗步驟
一、原理
IPTG是一種廣泛應用的化學誘導劑,用于原核表達系統中的蛋白表達誘導。在原核表達系統中,如大腸桿菌中的重組蛋白表達通常受到某個特定基因啟動子的控制。這個啟動子通常是一個可調控的啟動子,如乳糖操縱子。在沒有誘導物存在的情況下,這些基因不會表達或表達量很低。而IPTG作為一種類似乳糖的分子,可以與操縱子結合,從而激活相關基因的轉錄和翻譯,進而促使重組蛋白的表達。
二、實驗步驟
1. 轉化與涂板:將構建好的重組表達載體轉化到適當的宿主細胞中,并在含有相應抗生素的選擇性培養基上涂布均勻。
2. 培養和接種:從培養基上挑選單菌落接種至液體培養基中,在適當溫度和搖床轉速下培養至對數生長期。
3. 誘導前準備:達到對數生長期后,取出一部分細胞作為未誘導對照,繼續培養剩余細胞并添加IPTG至終濃度,繼續培養作為誘導組。
4. 培養和收獲:在設定的時間點收獲細胞。可以通過離心收集細胞沉淀,保存用于后續分析。
5. 蛋白分析:使用SDS-PAGE或其他蛋白質分析技術檢測收集的細胞裂解物中的蛋白表達情況。對比誘導組和未誘導對照的蛋白表達圖譜,確定IPTG誘導的效果。
6. 純化與驗證:如需要純化的蛋白,可以通過親和純化等方法進一步提純表達的重組蛋白,并進行相關功能驗證實驗。
通過上述步驟,利用IPTG可以成功地誘導原核表達系統中的蛋白表達,這對于蛋白質的結構與功能研究、藥物開發等領域具有重要意義。
注意事項:在實驗過程中要注意無菌操作,避免污染;同時控制好培養條件和IPTG的濃度及誘導時間,以獲得最佳的蛋白表達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