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和李逵誰厲害呢
武松和李逵誰厲害呢
如果單純從數量上看,李逵殺了四虎而武松卻只打一虎,按理說李逵應該比武松的名聲要大。但結果卻完全相反。武松比李逵的聲譽卻要大得多,簡直到了不可同日而語的地步。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本人認為原因如下:其一:與武器的關系。武松上了景陽崗,手中只拿了根哨棒。那什么是哨棒呢?哨棒是驅狼用的,它完全不同于棍。過去,山東道上狼群極多,過往客商習慣帶一根哨棒防身。哨棒的一頭是空心的,可以吹,吹起來好像龍吟虎嘯一般。狼群聽了,以為是什么猛獸來了,驚慌逃竄,而附近的百姓聽到哨聲也會出來幫助追趕。另外,哨棒可用作登山的拄杖,也可用來挑起小件行李,是有多種用途的。但作戰和對待猛獸時的作用不是很大。因此,武松與那吊睛白額猛虎決斗時,“雙手輪起哨棒,盡平生氣力,只一棒,從半空劈將下來?!涯菞l哨棒折做兩截,只拿得一半在
導讀如果單純從數量上看,李逵殺了四虎而武松卻只打一虎,按理說李逵應該比武松的名聲要大。但結果卻完全相反。武松比李逵的聲譽卻要大得多,簡直到了不可同日而語的地步。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本人認為原因如下:其一:與武器的關系。武松上了景陽崗,手中只拿了根哨棒。那什么是哨棒呢?哨棒是驅狼用的,它完全不同于棍。過去,山東道上狼群極多,過往客商習慣帶一根哨棒防身。哨棒的一頭是空心的,可以吹,吹起來好像龍吟虎嘯一般。狼群聽了,以為是什么猛獸來了,驚慌逃竄,而附近的百姓聽到哨聲也會出來幫助追趕。另外,哨棒可用作登山的拄杖,也可用來挑起小件行李,是有多種用途的。但作戰和對待猛獸時的作用不是很大。因此,武松與那吊睛白額猛虎決斗時,“雙手輪起哨棒,盡平生氣力,只一棒,從半空劈將下來?!涯菞l哨棒折做兩截,只拿得一半在
![](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107/wz/18421601352.jpg)
如果單純從數量上看,李逵殺了四虎而武松卻只打一虎,按理說李逵應該比武松的名聲要大。但結果卻完全相反。武松比李逵的聲譽卻要大得多,簡直到了不可同日而語的地步。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本人認為原因如下。 其一:與武器的關系 。 武松上了景陽崗,手中只拿了根哨棒。那什么是哨棒呢?哨棒是驅狼用的,它完全不同于棍。過去,山東道上狼群極多,過往客商習慣帶一根哨棒防身。哨棒的一頭是空心的,可以吹,吹起來好像龍吟虎嘯一般。狼群聽了,以為是什么猛獸來了,驚慌逃竄,而附近的百姓聽到哨聲也會出來幫助追趕。另外,哨棒可用作登山的拄杖,也可用來挑起小件行李,是有多種用途的。但作戰和對待猛獸時的作用不是很大。因此,武松與那吊睛白額猛虎決斗時,“雙手輪起哨棒,盡平生氣力,只一棒,從半空劈將下來?!涯菞l哨棒折做兩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泵鎸δ敲突⒌牧鑵柟?,那武二只好將那將“半截棒丟在一邊,兩只手就勢把大蟲頂花皮胳嗒地揪住,一按按將下來。那只大蟲急要掙扎,被武松盡力氣捺定,那里肯放半點兒松寬?!?而李逵呢,回家接老娘前,宋江怕他惹事,雖命令“你使的那兩把板斧,休要帶去”,但李逵在帶了“一錠大銀,三五個小銀子”的同時,不但跨了口腰刀,還提了條樸刀。那腰刀樸刀是什么?是冷兵器時代步將們的愛物,是步戰的上佳武器。如果拿哨棒與那腰刀、樸刀相比,那武松手中的哨棒就完全是小兒科了。因此在見了那老虎時,不乏膽量的李逵并不著慌,因為他從武器上是占了上風的。結果才出現一口氣“搠了那兩個小虎”、戳了那母大蟲、“趁著那雄大蟲的勢力,手起一刀,”將其開了膛的局面。 由此可見,李逵雙刀并用殺四虎與武松赤手空拳打一虎要輕松得多,所以李逵遠沒有武松那般英雄。 其二:與酒的關系 水泊粱山一百單八將中,不喜歡這八加一者寥寥無幾,就是幾員女將也能來得幾口。武松、李逵等人就更不必說了。平時李逵的酒癮恐怕比武松要大得多,因此也就惹了不少事,挨了那黑宋江的不少話,受了不少鳥氣。但這次卻不同,李逵在出發前,宋江早對他約法三章了,第一章就是“徑回,不可吃酒”。這次那廝卻聽了宋哥哥的話,不曾喝得酒來。因此,見了那虎吃了娘,雖然黃須豎立,但還清醒。加上利器在手,連殺四虎就不足為奇了。 而那武松則不同。當他別了宋江,來到陽谷縣地面,肚中饑渴時。望見前面有一個酒店,武松入到里面坐下,早忘了“三碗不過岡”這話。只顧就著二三斤熟牛肉喝起那“出門倒”來,完全置那店小二的一再勸阻于不顧。十八碗好酒直喝得是昏天黑地。待到得景陽崗來,已是醉了。“酒力發作,焦熱起來,一只手提哨棒,一只手把胸膛前袒開,踉踉蹌蹌,直奔過亂樹林來;見一塊光撻撻大青石,把那哨棒倚在一邊,放翻身體,卻待要睡,”偏偏此時卻“忽聞一聲霹靂響,山腰飛出獸中王。昂頭勇躍逞牙爪,谷口麋鹿皆奔忙?!睂⒛俏涠@出了一身冷汗。忙拿起哨棒迎戰,然棒卻斷了,不得已只好空手肉搏?!疤崞痂F錘般大小拳頭,盡平生之力只顧打。打到五七十拳,才使得那大蟲動彈不得,只??诶镓W詺獯?。” 想想看,這武二景陽崗醉中打虎是何等的英雄豪邁啊。 其三:與局面與地勢的關系 從上述的比較性分析可以看出,當武松與李逵都面對那吊睛白額猛虎時,醉了酒的武松僅憑一根哨棒的武松與滴酒未沾且腰刀樸刀俱備的李逵相比,一開始就處于下風了。武松雖然遇到的是一只老虎,但可以想像,醉了酒、剛準備躺下的武松一開始是處于不利局面的。而李逵則不同,他是不見了娘,好生奇怪,到處尋找才碰到兩只小虎的,先搠了一小虎,然后占據有力地形,于洞中連殺二虎,再才劈殺那雄大蟲的。李逵既有心理準備,也有物質基礎,可謂主動至極。 武松與李逵都是《水滸傳》中的杰出人物,在他們身上都寄托了人民戰勝惡勢力的理想。但人們之所以偏愛武松,是因為武松“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精神與他的勇敢和堅定更能感動每一個人,他的精神是更值得我們去學習的。
武松和李逵誰厲害呢
如果單純從數量上看,李逵殺了四虎而武松卻只打一虎,按理說李逵應該比武松的名聲要大。但結果卻完全相反。武松比李逵的聲譽卻要大得多,簡直到了不可同日而語的地步。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本人認為原因如下:其一:與武器的關系。武松上了景陽崗,手中只拿了根哨棒。那什么是哨棒呢?哨棒是驅狼用的,它完全不同于棍。過去,山東道上狼群極多,過往客商習慣帶一根哨棒防身。哨棒的一頭是空心的,可以吹,吹起來好像龍吟虎嘯一般。狼群聽了,以為是什么猛獸來了,驚慌逃竄,而附近的百姓聽到哨聲也會出來幫助追趕。另外,哨棒可用作登山的拄杖,也可用來挑起小件行李,是有多種用途的。但作戰和對待猛獸時的作用不是很大。因此,武松與那吊睛白額猛虎決斗時,“雙手輪起哨棒,盡平生氣力,只一棒,從半空劈將下來。……把那條哨棒折做兩截,只拿得一半在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