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拉強度是金屬由均勻塑性形變向局部集中塑性變形過渡的臨界值,也是金屬在靜拉伸條件下的最大承載能力。
抗拉強度即表征材料最大均勻塑性變形的抗力,拉伸試樣在承受最大拉應力之前,變形是均勻一致的,但超出之后,金屬開始出現縮頸現象,即產生集中變形;對于沒有(或很小)均勻塑性變形的脆性材料,它反映了材料的斷裂抗力。
符號為Rm(GB/T 228-1987舊國標規定抗拉強度符號為σb),單位為MPa。
抗拉強度的實際意義:
σb標志韌性金屬材料的實際承載能力,但這種承載能力僅限于光滑試樣單向拉伸的受載條件,而且韌性材料的σb不能作為設計參數,因為σb對應的應變遠非實際使用中所要達到的。如果材料承受復雜的應力狀態,則σb就不代表材料的實際有用強度。
由于σb代表實際機件在靜拉伸條件下的最大承載能力,且σb易于測定,重現性好,所以是工程上金屬材料的重要力學性能標志之一,廣泛用作產品規格說明或質量控制指標。
對脆性金屬材料而言,一旦拉伸力達到最大值,材料便迅速斷裂了,所以σb就是脆性材料的斷裂強度,用于產品設計,其許用應力便以σb為判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