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吾為讓秦穆公幫自己繼位,答應(yīng)登上王位之后割讓河西之地。但夷吾回國之后并沒有旅行承諾。后來晉國鬧饑荒,秦國借糧給晉國。而在秦國鬧饑荒之時,夷吾非但沒有借糧給秦國,反而派兵攻打秦國。夷吾兩次都背叛了秦國,但在周王室以及夷吾姐姐也就是秦穆公夫人的求情下,放了夷吾,沒有殺他。
在秦穆公時期,晉國是最大的諸侯國,秦穆公為成為一方霸主,便拉攏晉國。晉獻公將自己的大女兒嫁給了秦穆公。后來,晉獻公在聽信了驪姬的讒言,殺死了太子,把夷吾和重耳嚇跑到其他國家去了。
晉獻公死了之后,夷吾想要回到晉國繼位,于是找到秦穆公幫忙,并允諾割讓河西之地給秦國。秦穆公答應(yīng)了夷吾的請求,派兵保護夷吾回國。但是夷吾回國繼位之后,并沒有割讓河西之地的打算,并告訴秦穆公說河西之地是祖宗最開始發(fā)展所留下來的,之前流亡之時他是沒有處置它的權(quán)利的,因此并不能割讓。
幾年之后,晉國遇到大災(zāi),各地鬧饑荒,國家儲糧不夠救濟百姓,就向秦穆公借糧。秦國多數(shù)的官員認(rèn)為,當(dāng)年夷吾背信棄義沒有履行承諾,這次的糧不能借。但是,秦相國百里奚對秦穆公說,夷吾沒有信用但是這不能讓晉國的百姓承擔(dān)他的錯誤。秦穆公接受了建議,借糧給了晉國。
但是,等到秦國有難,也遇到饑荒之時,夷吾卻沒有幫忙的意思。秦國向其借糧,夷吾想到的卻是這是攻打秦國的好時機。夷吾將兵鋒指向秦國,秦穆公憤怒到極點,與晉國大戰(zhàn)幾場,活捉夷吾。秦穆公在殺夷吾之時,受到周王室和他夫人的求情,于是要晉國割讓河西之底,并留下晉國太子做人質(zhì)。夷吾這才僥幸逃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