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姆表刻度為什么不勻
歐姆表刻度為什么不勻
I=E/(r0+r′+Rx)。當(dāng)兩表筆短路,Rx=0,I=E/(r0+r′)此時電流為最大,調(diào)整r′使指針滿刻度,I=Ig(表頭滿偏電流)。指針?biāo)谖恢脼?歐。兩表筆斷路,Rx=∞,I=0,指針不動,所在位置對應(yīng)無窮大電阻。當(dāng)Rx=r0+r′時I=(1/2)Ig,通過表頭的電流為滿偏電流的一半,指針指標(biāo)尺的正中。這時被測電阻的值稱為歐姆表的中心值r中=r0+r′,歐姆表就是以中心值為標(biāo)準(zhǔn),分別確定其它刻度值的。
導(dǎo)讀I=E/(r0+r′+Rx)。當(dāng)兩表筆短路,Rx=0,I=E/(r0+r′)此時電流為最大,調(diào)整r′使指針滿刻度,I=Ig(表頭滿偏電流)。指針?biāo)谖恢脼?歐。兩表筆斷路,Rx=∞,I=0,指針不動,所在位置對應(yīng)無窮大電阻。當(dāng)Rx=r0+r′時I=(1/2)Ig,通過表頭的電流為滿偏電流的一半,指針指標(biāo)尺的正中。這時被測電阻的值稱為歐姆表的中心值r中=r0+r′,歐姆表就是以中心值為標(biāo)準(zhǔn),分別確定其它刻度值的。
由歐姆表的原理,通過電表的電流為:I=E/(r0+r′+Rx) 當(dāng)兩表筆短路,Rx=0,I=E/(r0+r′)此時電流為最大,調(diào)整r′使指針滿刻度,I=Ig(表頭滿偏電流)。指針?biāo)谖恢脼?歐。 兩表筆斷路,Rx=∞,I=0,指針不動,所在位置對應(yīng)無窮大電阻。當(dāng)Rx=r0+r′時I=(1/2)Ig,通過表頭的電流為滿偏電流的一半,指針指標(biāo)尺的正中。這時被測電阻的值稱為歐姆表的中心值r中=r0+r′,歐姆表就是以中心值為標(biāo)準(zhǔn),分別確定其它刻度值的。 2.從理論上講,歐姆表的任一擋量程就能測出從0-∞的所有阻值,但由于I與Rx的非線性關(guān)系,一般說來只有Rx在0.1(r0+r′)-10(r0+r′)時讀數(shù)才較準(zhǔn)確。Rx>>(r0+r′)時,I值太小,表頭的靈敏度有限,不易顯示。所以歐姆表規(guī)定其標(biāo)尺長度的10%-90%之間為有效工作長度。這樣,就需用不同的量程來測量不同的電阻。Rx的值對應(yīng)一個I/Ig的值,這個值實(shí)際意義是唯一決定表針的位置.當(dāng)I/Ig=1時,表針指最右端,I/Ig=1/2時,表針指刻度盤中心處,等等.即每個Rx決定一個I/Ig的值,而每個I/Ig決定一個表針的位置,如果兩個歐姆表有不同的(R+Rg)的值,同一個Rx就對應(yīng)不同的I/Ig,即對應(yīng)不同的表針的位置.它們的刻度情況就不一樣,反之;只有兩個歐姆表的(R+Rg)的值相等.它們的刻度就完全相同.(可共用一個刻度盤)、歐姆表的(R+Rg)叫它的中值電阻,也就是中值電阻唯一決定了歐姆表的刻度盤.中值電阻一經(jīng)確定,刻度盤的刻度全盤定局.當(dāng)Rx的值分別為R中的2倍、3倍、4倍……時,電流表中的電流I分別為滿度電流Ix的1/3、 1/4、 1/5……即電表指針的偏轉(zhuǎn)角度為滿刻度時的1/3、1/4、1/5……當(dāng)Rx的值分別為R中的1/2、1/3、1/4時,電表指針的偏轉(zhuǎn)角度分別為滿偏時的2/3、3/4、4/5……所以,歐姆表的表盤的刻度是不均勻的.
歐姆表刻度為什么不勻
I=E/(r0+r′+Rx)。當(dāng)兩表筆短路,Rx=0,I=E/(r0+r′)此時電流為最大,調(diào)整r′使指針滿刻度,I=Ig(表頭滿偏電流)。指針?biāo)谖恢脼?歐。兩表筆斷路,Rx=∞,I=0,指針不動,所在位置對應(yīng)無窮大電阻。當(dāng)Rx=r0+r′時I=(1/2)Ig,通過表頭的電流為滿偏電流的一半,指針指標(biāo)尺的正中。這時被測電阻的值稱為歐姆表的中心值r中=r0+r′,歐姆表就是以中心值為標(biāo)準(zhǔn),分別確定其它刻度值的。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