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就是假設關系的關聯詞。
表示前分句所假定某種情況出現(或不出現)了,就會(或者也不會、也不能)引發后分句所表達的另一種情況的出現。分句之間有偏 、正句之分,前偏后正。
一、如果 [ rú guǒ ]?
釋義:連詞。一般用于上半句,表示假設,下半句推出結論或提出問題,常用“那么”“那”“則”“就”等詞呼應。
引證:?吳運鐸 《把一切獻給黨·入黨》:“一個人,如果是真心革命,就不會讓個人主義的灰塵迷住眼睛?!?/p>
二、就
拼音:jiù,部首:亠,筆畫:12,繁體:就,五筆:YIDN
釋義:
1、湊近;靠近。
2、到;開始從事。
3、被;受。
4、完成;確定。
5、趁著(當前的便利);借著(有時跟“著”字連用)。
6、一邊兒是菜蔬、果品等,一邊兒是主食或酒,兩者搭著吃或喝。
7、表示動作的對象或話題的范圍。
8、表示在很短的時間以內。
9、表示事情發生得早或結束得早。
10、表示前后事情緊接著。
11、表示在某種條件或情況下自然怎么樣(前面常用“只要、要是、既然”等或者含有這類意思)。
12、表示對比起來數目大,次數多,能力強等。
13、放在兩個相同的成分之間,表示容忍。
14、僅僅;只。
15、表示加強肯定。
16、表示假設的讓步,跟“就是”2相同。
筆順
假設關系關聯詞介紹:
1、順延性假設:前分句所假定某種情況出現了,就理所應當會引發后分句所表達的另一種情況的出現;或者前分句假定的某種情況不出現,就理所應當不會引發后分句所表達的另一種情況的出現。
常用關聯詞有:“如果…就…”,“要是…那么…”。
例:(如果)明天下雨,我們(就)去栽樹。
2、排除性假設:也叫讓步假設,指前分句假定某種情況出現了,仍然也不會、也不能引發后分句所表達的另一種情況的出現;或者前分句假定某種情況不出現,仍然也會、也能引發后分句所表達的另一種情況的出現。
常用關聯詞有:“即使…也(不能,應該)…”,“假使…便…”,“就是…也…”,“就算…也…”,“縱是…也…”,“縱算…也…”,“縱然…也…”。
例:(即使)他明天還不能參加進來,我們幾個人(也)仍然會堅持下鄉做普法宣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