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的創始人是誰
京劇的創始人是誰
程長庚(1811-1880),字玉珊,安徽省潛山縣程家井人,清代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戲曲活動家,京劇的創始人。他十幾歲時便入家班“四箴堂”學戲。初次登臺,一鳴驚人。進京后譽滿京都。道光至光緒初年,長期為“四大徽班”之一的三慶班老生臺柱和班主,曾兼任京都梨園公會“精忠廟”會首長達30余年,名列同光十三絕之首。文宗皇帝曾卦賞五品頂戴,慈禧、慈安太后也有過賞賜。他博采眾長,凝眾多優秀彈腔高手之心血,集彈腔藝術之精華,把徽音、京音、楚音兼收并用,熔徽調、漢調、昆腔于一爐,逐漸形成了一種新型的演變劇種——“京劇”。程長庚因此被譽為“徽班領袖、京劇鼻祖”、“伶圣”、“劇神”。
導讀程長庚(1811-1880),字玉珊,安徽省潛山縣程家井人,清代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戲曲活動家,京劇的創始人。他十幾歲時便入家班“四箴堂”學戲。初次登臺,一鳴驚人。進京后譽滿京都。道光至光緒初年,長期為“四大徽班”之一的三慶班老生臺柱和班主,曾兼任京都梨園公會“精忠廟”會首長達30余年,名列同光十三絕之首。文宗皇帝曾卦賞五品頂戴,慈禧、慈安太后也有過賞賜。他博采眾長,凝眾多優秀彈腔高手之心血,集彈腔藝術之精華,把徽音、京音、楚音兼收并用,熔徽調、漢調、昆腔于一爐,逐漸形成了一種新型的演變劇種——“京劇”。程長庚因此被譽為“徽班領袖、京劇鼻祖”、“伶圣”、“劇神”。
京劇創始人---程長庚 程長庚(1811-1880),字玉珊,安徽省潛山縣程家井人,清代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戲曲活動家,京劇的創始人。他十幾歲時便入家班“四箴堂”學戲。初次登臺,一鳴驚人。進京后譽滿京都。道光至光緒初年,長期為“四大徽班”之一的三慶班老生臺柱和班主,曾兼任京都梨園公會“精忠廟”會首長達30余年,名列同光十三絕之首。文宗皇帝曾卦賞五品頂戴,慈禧、慈安太后也有過賞賜。他博采眾長,凝眾多優秀彈腔高手之心血,集彈腔藝術之精華,把徽音、京音、楚音兼收并用,熔徽調、漢調、昆腔于一爐,逐漸形成了一種新型的演變劇種——“京劇”。程長庚因此被譽為“徽班領袖、京劇鼻祖”、“伶圣”、“劇神”。 程長庚嗓音渾厚,唱腔高亢飽滿,字正腔圓。善于用他那高、清、亮的嗓子,吸收昆曲、京腔、漢調的演唱技巧,演唱起來“聲情交融”,有“剛健沉雄,大氣磅礴”,“穿云裂石”、“余音繞梁”之勢。藝術上重視人物塑造,長于表現典雅莊嚴的風度。他擅演老生,與當時的余三勝、張二奎并稱“老生三杰”。他所演的《文昭關》之伍員、《取成就》之劉璋、《群英會》之魯肅以及《戰長沙》之關羽均著名,后來演出大多宗程。 程長庚管理戲班嚴肅認真以身作則,曾為維護本班全體利益,堅持拒演“大老板”。后代不少著名京劇老生,多受其培育,如孫菊仙為其北子,譚鑫培為其義子,汪桂芬為其琴師,楊月樓則為其指定之三慶班班主繼承人。晚年創辦三慶科班,先叫“小榮椿科班”,后改為“四箴堂科班”,培養了陳德霖、錢金福等著演員。 程長庚站在中國豐厚的傳統戲曲的基礎上,推動了徽戲向京劇的嬗變。他以匠心獨運的唱腔藝術,聲容殊眾的老生藝術,因人施教的育才藝術,以德孚眾的治班藝術,技藝超群的導演藝術,因人施教的育才藝術,以德孚眾的治班藝術,在中國京劇史上鑄起了一座豐碑。 程長庚是中華民族的光榮,是安徽人民的榮耀,更是潛山人民的驕傲。人民不會忘記這位為中華民族藝術寶庫增添珍品的偉大藝術家。在1990年徽班晉京200周年之際,1991年程長庚先生誕生180周年和1996年程長庚先生誕生185周年之際,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和安徽省人民政府聯合主辦了紀念和學術研討活動。1996年5月潛山縣又建立了程長庚陳列館,展出有關程長庚實物、圖片等資料300余件。1991年,程長庚故居遺址被公布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這是我能找到的,希望可以幫助到你~:)本回答由網友推薦答案糾錯 | 評論 55 4其他回答京劇是在北京形成的戲曲劇種之一,至今已有將近二百年的歷史。它是在徽戲和漢戲的基礎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戲曲劇種的優點和特長逐漸演變而形成的?;諔蜻M京是在公元1790年(清乾隆五十五年),最早進京的徽戲班是安徽享有盛名的“三慶班”。隨后來京的又有“四喜”、“和春”、“春臺”諸班,合稱“四大徽班”。京劇的正式形成大約是道光二十年(1840年)以后的事,這時京劇的各種唱腔版式已初步具備,京劇的語言特點已經形成,在角色的行當方面已出現了新的變化,已擁有一批具有京劇特點的劇目,京劇第一代演員也已經出現:余勝三、張二奎、程長庚被稱為老生“三鼎甲”,此外還有老生演員兼京劇劇作家盧勝奎。程長庚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他在融合漢調、徽調并吸收昆曲加以改造和提高方面,比同時期的其他京劇演員作了更多的努力,對京劇表演藝術的形成貢獻很大,對后世京劇的發展影響起了很大的作用。京劇音樂屬于板腔體,主要唱腔有二黃、西皮兩個系統,所以京劇也稱“皮黃”。京劇常用唱腔還有南梆子、四平調、高拔子和吹腔。京劇的傳統劇目約在一千多個,常演的約有三四百個以上,其中除來自徽戲、漢戲、昆曲與秦腔者外,也有相當數量是京劇藝人和民間作家陸續編寫出來的。京劇較擅長于表現歷史題材的政治和軍事斗爭,故事大多取自歷史演義和小說話本。既有整本的大戲,也有大量的折子戲,此外還有一些連臺本戲。京劇角色的行當劃分比較嚴格,早期分為生、旦、凈、末、丑、武行、流行(龍套)七行,以后歸為生、旦、凈、丑四大行。京劇形成以來,涌現出大量的優秀演員,他們對京劇的唱腔、表演,以及劇目和人物造型等方面的革新、發展做出了貢獻,形成了許多影響很大的流派。如老生程長庚、余三勝、張二奎、譚鑫培、汪桂花芬、孫菊仙、汪笑儂、劉鴻聲、王鴻壽、余叔巖、高慶奎、言菊朋、周信芳、馬連良、楊寶森、譚富英、李少春等;小生徐小香、程繼先、姜妙香、葉盛蘭等;;考勤武生俞菊笙、黃月山、李春來、楊小樓、蓋叫天、尚和玉、厲慧良等;旦角梅巧玲、余紫云、田桂鳳、陳德霖、王瑤卿、梅蘭芳、程硯秋、荀慧生、尚小云、歐陽予倩、馮子和、小翠花、張君秋等、老旦龔云甫、李多奎等;凈角穆鳳山、黃潤甫、何桂山、裘桂仙、金少山、裘盛戎等;丑角劉趕三、楊鳴玉(原為昆丑,加入京班演出)、王長林、肖長華等。此外還有著名琴師孫佑臣、梅 田、徐蘭沅、王少卿、楊寶忠等;著名鼓師杭子和、白登云、王燮元等。梅蘭芳是京劇藝術最卓越的表演藝術家之一。他的代表劇院目有《宇宙鋒》、《霸王別姬》、《貴妃醉酒》、《水斗 斷橋》、《奇雙會》、《游園 驚夢》、《穆柯寨 穆天王》、《木蘭從軍》、《抗金兵》、《生死恨》、《西施》、《洛神》以及晚年編演的《穆桂英掛帥》等
京劇的創始人是誰
程長庚(1811-1880),字玉珊,安徽省潛山縣程家井人,清代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戲曲活動家,京劇的創始人。他十幾歲時便入家班“四箴堂”學戲。初次登臺,一鳴驚人。進京后譽滿京都。道光至光緒初年,長期為“四大徽班”之一的三慶班老生臺柱和班主,曾兼任京都梨園公會“精忠廟”會首長達30余年,名列同光十三絕之首。文宗皇帝曾卦賞五品頂戴,慈禧、慈安太后也有過賞賜。他博采眾長,凝眾多優秀彈腔高手之心血,集彈腔藝術之精華,把徽音、京音、楚音兼收并用,熔徽調、漢調、昆腔于一爐,逐漸形成了一種新型的演變劇種——“京劇”。程長庚因此被譽為“徽班領袖、京劇鼻祖”、“伶圣”、“劇神”。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