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城鎮化率已達56.1%,城鎮常住人口達到了7.7億。這就意味著,一半以上的中國人已經在城鎮生活。但是,人們是否就會對城市生活感到非常滿足呢?比如你出門走的是柏油馬路,住的是火柴盒般的房間……是否會對大自然有一種向往呢?我相信大家多少都有這種體會,如果有一天到了更貼近自然的環境中,可以切身感受天地、日月星辰、草木花果的變化都和你的生命緊密相連的時光——如果你能過上這樣一天,你會覺得那簡直是城市生活中的節日。“二十四節氣”標示出的一年的氣候變化,雖然對今天生活在城市的人來說不再是生產方面的指導性知識,但它仍然是中國人和自然之間漫長的農耕關系的續演,其中的傳承意義深遠。它既喚起我們的回憶,并且時刻提醒我們大自然是按照自身的節奏在循環變化。我們人工創造的都市文明,始終是在大自然的世界中存在著的,人類還是得學習尊重大自然,不能完全倚靠我們人工改造的東西,這是我們需要克服的思路。只要我們還想去親近自然,“二十四節氣” 就是值得我們保護到未來的遺產,它作為一種文化,是中國人思考和自然之關系的結晶,無論對今天還是未來的中國人來說,都是有價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