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現代社會,生活不像以前那么苦了,尤其是孩子再也沒余吃糠咽菜,穿破衣,上不起學的情況了,而好的生活卻導致一些孩子受挫能力變弱,很多家長都反應,自己孩子畏難情緒高,沒有吃苦耐勞的特性,其實孩子你逆商低,跟父母有很大的關系,尤其是父母說的一句話。
“你很聰明,就是不努力”,你以為的鼓勵,是在給孩子傳播負能量日本著名勵志電影《墊底辣妹》,里面有一個男孩森玲司家庭幸福美滿,爸爸媽媽都是律師,但是男孩卻沉迷打游戲,非常叛逆,而他的媽媽,一直認為自己的孩子是“只要努力就能做到的聰明孩子”,但是孩子一次沒有努力過。
而電影的男主人公補習班老師,非常不認同媽媽的觀點,“你很聰明,只要做就能做到。”這句話看似是在鼓勵孩子,但是起不到任何作用,還給孩子壓力,孩子害怕努力后得到的不是好結果,那樣就會證明自己不聰明了。
“你很聰明,就是不努力”是很多家長和老師在教育過程中,愛對孩子說的一句話,這句話乍一聽沒什么毛病,是在夸獎孩子聰明,但是仔細一想這句話有什么實質性的意義嗎?有時候對孩子說多了不僅起不到鼓勵的作用,反而傳播一種負能量,你以為的鼓勵其實是最沒用的。
孩子聽多了最后躲不掉2種結局一是:永遠不會努力付出行動,然后一生碌碌無為,聰明化為平庸,就像上述電影中補習班老師說的,經常聽“你很努力,就是不努力”這話,會讓孩子害怕努力,不成功自己的聰明遭到質疑。
二是:總想著有一天用勁全力,但那一天到來也晚了,“臨陣磨槍不快也光”也僅有華而不實的外表,沒有上陣殺敵的鋒利。經常聽這句話,孩子在平時都不會努力,想著做最后的沖刺,例如高考前怒學30天,但是900天的課程豈是30天能補回來的,30天學的只是皮毛,幸運的高考時碰上原題,不幸的不明所以,一道題都答不上來。
那么父母應該怎樣鼓勵孩子呢?一:再努力一點點
拋棄“你很聰明、就是不努力”這一點,常跟孩子說“再努力一點點”效果會更好,這樣孩子會明白天道酬勤的道理,只有努力才能達到頂峰,就會有一次一次的努力去證明自己。
二:不要一味否定孩子
“小樹不休不直溜”,孩子小時候和小樹一樣,需要父母的約束,才能長成參天大樹,但是千萬不要一味地的用打擊教育,父母尖酸刻薄的打擊語言,對孩子傷害非常大。
綜藝節目中,女孩在臺上哭著跟媽媽說:“每次考試都要拿我跟別人比,我根本不適合打擊教育”,但是媽媽卻不以為然,還信誓旦旦地說:“我認為你打擊你你就飄了”,說服不了媽媽孩子眼含淚水走下臺,表情讓人心疼。
三:跟之前做對比
想要鼓勵孩子,可以拿孩子現在的成績跟之前做對比,首先肯定孩子的努力,告訴孩子努力了就有收獲,慢慢孩子明白了這個道理,理解媽媽鼓勵的真諦,開始更加努力。
成功是99%的汗水加上1%的天賦,這句至理名言足以說明努力的重要性,在教育過程中,過度強調孩子的天賦,會讓孩子形成錯誤的觀念,做家長的一定給孩子正面的引導,讓孩子懂得天道酬勤你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