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產業主要上市公司:中國電信(00728)、中國聯通(600050)、中國移動(00941)等
本文核心數據:中國移動通信基站數量、移動通信基站新建數量(凈增數量)、宏基站、小基站新建數量、5G產業鏈各環節投資占比、移動通信固定資產投資規模、移動通信網絡設備(主設備)投資規模、移動電話基站天線投資規模、移動通信網絡規劃運維投資規模等
5G投資周期將持續至2030年6G商用的到來,總投資有望超過1.8萬億元
由于處于“追趕者”的角色,我國的2/3/4G網絡建設周期較短;經歷了“2G跟隨”、“3G突破”到“4G同步”后,我國的5G已經全球領先。在5G時代,中國將目標定為領跑者之一,不僅追求產業和市場,更要在標準和技術方面有自己的話語權。
同時由于5G應用場景的多樣化(增強移動寬帶、海量連接、高可靠低時延等應用場景)及各下游產業應用進度的不同,使得5G的投資相比3/4G會是一個更為長期的過程。在5G網絡建設初期,運營商開展5G網絡大規模建設;其中,2019-2025年是運營商以滿足消費者為主的2C端網絡建設的主要階段,5G將形成覆蓋全國的大覆蓋、高容量深穿透網絡;而在2025年之后,5G在垂直行業的應用成為網絡建設的主推動力,2B端網絡的部署將引領投資的方向,同時小基站熱點擴容將長期持續,建設模式將呈現多元化的狀態。
參照國外3/4G周期,如歐洲2003-2009年、美國2004-2010年等生命周期為7-8年,預估我國5G的規模建設將一直持續到2030年6G商用的到來。
在總投資方面,前瞻產業研究院預計我國四大運營商(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和中國廣電)與中國鐵塔5G總投資有望超過1.8萬億元,相較于4G時代增長超過60%。從投資節奏來看,5G時期投資規模較為平穩;由于行業技術、產品功能的持續升級,應用場景的增長,2024年以后投資規模仍然維持在較高水平。
5G時期基站建設數量有望達到1000萬站,宏基站先發力,小基站隨后爆發
——無線基站可分為宏基站和小基站
根據3GPP組織的規則,無線基站分為4類,分別是宏基站、微基站、皮基站和飛基站;微基站、皮基站和飛基站,通常合稱小基站或小站。無線基站主要劃分依據是功率和容量,其中:宏基站的功率在10W以上,可同時接入用戶數視基站規模而定,一般在1000個以上;微基站功率為500mW—10W,同時接入用戶數為128—512個;皮基站功率為100—500mW,同時接入用戶數為64—128個;飛基站功率小于100mW,同時接入用戶數8—16個。宏基站適用于廣域覆蓋,微基站偏向局域覆蓋,皮基站相當于企業級WiFi,而飛基站則與家庭路由器相當。
——我國已開通5G基站數量全球排名第一
根據工信部統計,截至2020年底,全國移動通信基站總數達931萬站。其中,4G基站總數達到575萬站,城鎮地區實現深度覆蓋;近兩年電信運營商持續加大5G網絡建設力度,5G網絡建設穩步推進,累計開通71.8萬站,5G網絡已覆蓋全國地級以上城市及重點縣市。
根據工信部統計,截至2021年6月末,全國移動通信基站總數達948萬站。其中,4G基站總數為584萬站,占全部基站數量比重為61.6%;5G基站總數為96.1萬站,我國已開通5G基站數量全球排名第一。
——到2025年我國5G宏基站和小基站累計建設數量達到500萬站,到2030年達到1000萬站
5G時期基站建設規模方面,為滿足5G信號覆蓋的需要,電信運營商通過2/3/4G的頻率重耕和合理化共建共享,預計在第一階段(2020-2025年)中低頻段5G宏基站、室內基站合計建設規模與4G基站數量相當。而在第二階段(2026-2030年),5G針對垂直應用的建設以及小基站的擴容將一直持續到2030年6G商用的到來,建設規模預計與第一階段相當,但小站比例明顯增加。
根據工信部發布的《“十四五”信息通信行業發展規劃》:“十四五”時期我國力爭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5G獨立組網網絡,力爭每萬人擁有5G基站數達到26個,也就是說到2025年我國5G基站數量將達到360萬站以上。在上述工信部的保守預測基礎之上,結合國內運營商的5G業務發展和投資規劃,前瞻產業研究院預計:2021年由于芯片短缺,我國的5G建設進度已經被拖慢,下半年建設節奏有望恢復,全年電信運營商將建設超過80萬站5G基站;未來我國5G基站建設數量將呈現較為平穩的節奏;到2025年,預計累計建設的5G基站數目約在500萬站;到2030年,預計5G宏基站和小基站新建數量合計可達1000萬站。
——5G基站建設第一階段以宏基站為主,小基站建設在第二階段發力
前瞻產業研究院認為在5G時期第一階段(2020-2025年),5G基站建設以宏基站為主,2020-2024年是5G宏基站建設的高峰期;在第二階段(2026-2030年),5G針對垂直應用的建設以及小基站的擴容將一直持續到2030年6G商用的到來,小站比例明顯增加,2025年及以后是5G小基站建設的高峰時期。前瞻產業研究院預計2021年,我國5G宏基站建設數量達到70萬站,5G小基站建設數量達到11萬站。
5G產業鏈環節眾多,通信網絡設備投資占比最大
5G產業鏈條環節眾多,含零部件、主設備、運營商和下游應用等。前期投入主要包括無線設備、傳輸設備、基站設備、小基站、光通信設備、網絡規劃實施等。從應用方向上看,5G應用包括產業數字化、智慧化生活、數字化治理三大方向;5G通用應用(即未來可能應用于各行業各種5G場景的應用)包括4K/8K超高清視頻、VR/AR、無人機/車/船、機器人四大類;5G應用到工業、醫療、教育、安防等領域,還將產生X類創新型行業應用。
通信運營商參與5G網絡建設的主要投資領域包括:基站系統及網絡架構領域的通信網絡設備、基站天線、基站射頻模塊、光纖光纜、光模塊等,以及系統集成與應用、網絡規劃運維等服務層面。其中,通信網絡設備是移動通信系統的核心環節,因而又稱為“主設備”,主要包括無線、傳輸、核心網及業務承載支撐等系統設備。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預計,5G時期5G產業鏈各個環節的投資占比不同,其中通信網絡設備占比最大,為35.9%,基站天線、射頻、光纖光纜和光模塊的投資占比分別為2.8%、10.2%、2.5%、3.7%。
——5G時期移動通信網絡設備(主設備)投資節奏展望
通信網絡設備(主設備)環節涉及無線和傳輸等設備,投資占比最大。通信網絡設備是移動電話系統的核心環節,主要包括無線、傳輸、核心網及業務承載支撐等系統設備。依據運營商測算,在4G系統中通信網絡設備的投資超過了4000億元,由于承載業務和支撐的基站數較4G有明顯的增加,前瞻產業研究院預計5G時期主設備整體投資將增長60%以上,預計5G時期通信網絡設備(主設備)投資總規模占5G總投資的比重達到35.9%,投資總額將接近660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5G建設周期較長,一直持續至2030年,對應地,通信網絡設備(主設備)的投資周期也較長。2022年,隨著宏站和小站建設數量雙雙放量提升,預計通信網絡設備(主設備)投資規模迎來峰值,達到785億元。2023年以后,通信網絡設備(主設備)的投資規模仍將保持在較高水平。
——5G時期移動通信基站天線投資節奏展望
前瞻產業研究院基于前文對5G基站數量的假設(5G宏站和5G小站建設數量預計分別為480萬站和533萬站),對基站天線投資規模測算如下:每個5G宏站平均需要配置3副天線,每副宏站天線價格以3000元計算;每個小站平均需要配置2副天線,每副小站天線價格以1000元計算,則5G基站天線總投資規模達到538.6億元。
結合4G經驗來看,運營商進行規模部署網絡前,設備商需要首先進行天線和射頻的集采和集成,基站天線、射頻模塊、光模塊等核心器件環節的投資高峰一般會比主設備早半年。據前瞻產業研究院預計,2021年5G基站天線、射頻模塊、光模塊等細分領域將迎來快速增長;2023-2029年,5G基站天線投資規模仍將保持在較高水平。
——5G時期移動通信網絡規劃運維投資節奏展望
盡管5G網絡架構比4G要復雜得多,基站總數增多,業務復雜度也隨之提高,但集中化、智能化趨勢明顯。因此5G時代的網絡規劃和運維成本可能不會有大幅提升,預計與4G時代基本持平。4G時期網絡規劃運維投資規模約為1342億元,以增長12%左右測算,5G時期網絡規劃運維投資規模為1500億元左右。
網絡規劃運維在5G建網的早期和建網完成后將受益,前期為網絡規劃階段,結合5G建設周期的跨度,投資窗口為2020-2024年;后期為網絡運維階段,投資窗口為2025-2030年。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5G產業發展前景預測與產業鏈投資機會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