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品種分類 山楂按照其口味分為酸甜兩種,其中酸口山楂最為流行。 甜口山楂,外表呈粉紅色,個頭較小,表面光滑,食之略有甜味。 酸口山楂又分為幾個品種,歪把紅,大金星,大綿球和普通山楂(最 早的山楂品種)。 歪把紅,顧名思義在其果柄處略有凸起,看起來像是果柄歪斜故而得名。歪把紅山楂單果比正常山楂大,現在市場上的冰糖葫蘆主要用它作為原料。 大金星,單果比歪把紅要大一些,成熟個數上有小點,故得名大金星。口味最重,屬于特別酸的一種。 大綿球或紅棉球,單果個頭最大,成熟時候既是軟綿綿的,酸度適中,食用時基本不做加工,保存期短。 普通山楂,山楂最早的品種,個頭小,果肉較硬,適合入藥,市場上的山楂罐頭的主要原料。 近年在山東地區出現新興品種:大五棱,此果果型巨大,單果可達31.6克,果實長圓形,萼部較膨大,萼洼周圍有明顯的五棱突起,宛如紅星蘋果。果皮全面鮮紅,有光澤,果點小而稀,果肉黃白色,肉質細嫩,味甜微酸,不面不苦不澀,鮮美可口。可當水果食用。 山楂是我國特有的藥果兼用樹種.山楂品種繁多,鮮食和加工果均在市場上銷售看好.山楂在山地??、平原、丘陵、沙荒地、酸性或堿性土壤,均可栽培.對土壤條件要求以砂性為最好,粘重土則生長較差。用種子、分株、扦插、嫁接繁殖。 種子繁殖:成熟的種子須經沙藏處理,挖50--100厘米深溝,將種子以3--5倍濕沙混勻放入溝內至離溝沿10厘米為止,再覆沙至地面,結凍前再蓋土至地面30--50厘米,第兩年6--7月份將種子翻倒,秋季取出播種,也可第3年春播。條播行距20厘米,開溝4厘米深,寬3--5厘米,每米播種200--300粒,播后覆薄土,上再覆l厘米厚沙,以防止土壤板結及水分蒸發,每1hm2播種量375--450公斤。 分株繁殖:挖出根蘗,栽于苗圃進行嫁接。扦插繁殖:春季將粗0.5--l厘米根切成12--14厘米根段,扎成捆,用質量分數0.3×10-6--0.5×10-6“九二零”漫后以濕沙培放6--7日,斜插于苗圃,灌小水使根和土壤密接,15日左右可以萌芽,當年苗高達50--60厘米時,可在8月份初進行芽接。 嫁接繁殖:春、夏、秋均可進行,用種子繁殖的實生苗或分株苗均可作砧木,采用芽接或枝接,以芽接為主。播種苗高至10厘米時間苗,移栽行株距為50--60厘米×10--15厘米。結合秋季耕翻施入有機肥,從開花至果實旺盛期可于葉面噴無機肥。定期整形剪枝、耕翻除草、刨去根蘗、培土等。??針對近年來山楂生產存在產量低而不穩的問題,現總結出山楂的高產栽培技術如下。 一、土肥水管理 1.1 土壤管理 土壤深翻熟化是增產技術中的基本措施,進行深翻熟化, 可以改良土壤,增加土壤的通透性, 促進樹體生長. 1.2 施肥施基肥, 未果後及時施基肥,以補充樹體營養, 基肥以有機肥為主,每畝開溝施有機肥3000——4000千克, 加施尿素20千克,過磷酸鈣50千克,草木灰500千克.追肥,一般1年追3次肥, 在3月中旬樹液開始流動時,每株追施尿素0.50——1千克, 以補充樹體生長所需的營養,為提高坐果率打好基礎.謝花後每株施尿素0.50千克, 以提高坐果率.7月末花芽分化前每株施尿素0.50千克,過磷酸鈣1.50千克, 草木灰5千克,以促進果實生長, 提高果實品質. 1.3 澆水一般1年澆4次水, 春季有灌水條件的在追肥後澆1次水,以促進肥料的吸收利用.花後結合追肥澆水,以提高坐果率.在麥收後澆1次水, 以促進花芽分化及果實的快速生長.澆封凍水,冬季及時澆封凍水, 以利樹體安全越冬. 二、整形修剪 2.1 冬季修剪 2.1.1 防止內瞠光禿,由於山楂樹外圍易分枝, 常使外圍都閉,內膛小枝生長弱, 枯死枝逐年增多,各級大枝的中下部逐漸裸禿.防止內膛光禿的措施應采用疏、縮、截相結合的原則, 進行改造和更新復壯,疏去輪生骨干枝和外圍密生大枝及競爭枝、徒長枝、病蟲枝, 縮剪衰弱的主側枝,選留適當部位的芽進行小更新, 培養健壯枝組.對弱枝重截復壯和在光禿部位芽上刻傷增枝的方法進行改造. 2.1.2 少短截山楂樹進入結果期後, 凡生長充實的新梢,其頂芽及其以下的1——4芽, 均可分化為花芽,所以在山楂修剪中應少用短截的方法, 以保護花芽. 2.1.3 復勢山楂樹進入結果期後, 多年連續結果,導致枝條下垂, 生長勢逐漸減弱,骨干枝出現焦梢, 產量下降.要及時進行枝條更新,以恢復樹勢.對於多年連續結果的枝或其他冗長枝、下垂枝、焦梢枝、多年生徒長枝, 回縮到後部強壯的分杈處,并利用背上枝帶頭, 以增強生長勢,促進產量的提高. 2.2 夏季修剪 2.2.1 疏枝山楂抽生新梢能力較強, 一般枝條頂端的2——3個側芽均能抽生強枝,每年樹冠外圍分生很多枝條, 使樹冠郁閉,通風透光不良, 應及早疏除位置不當及過旺的發育枝.對花序下部側芽萌發的枝一律去除,克服各級大枝的中下部裸禿, 防止結果部位外移. 2.2.2 拉枝夏季對生長旺而有空間的枝在7月下旬新梢停止生長後, 將枝拉平, 緩勢促進成花,增加產量. 2.2.3 摘心 5月上中旬、當樹冠內心膛枝長到30——40厘米時,留20——30厘米摘心, 促進花芽形成, 培養緊湊的結果枝組. 2.2.4 環剝一般在輔養枝上進行, 環剝寬度為被剝枝條粗度的1/10.3 病蟲害防治山楂蟲害主要有紅蜘蛛、桃小食心蟲、桃蛀螟,病害有輪紋病、白粉病. 三、病蟲害防治 3.1 防治紅蜘蛛和桃蛀螟在5月上旬至6月上旬,噴布2500倍滅掃利. 3.2 防治桃小食心蟲在6月中旬樹盤噴100——150倍對硫磷乳油, 殺死越冬代食心蟲幼蟲,7月初和8月上中旬, 樹上噴布1500倍對硫磷乳油,消滅食心蟲的卵及初入果的幼蟲. 3.3 防治輪紋病在謝花後1周噴80%多菌靈800倍液, 以後在6月中旬、7月下旬、8月上中旬各噴1次殺菌劑. 3.4 對白粉病發病較重的山楂園在發芽前噴1次5瘦石硫合劑, 花蕾期、6月份各噴1次600倍50%可濕性多菌靈或50%可濕性托布津. 〖采收加工〗 9--10月份果實成熟后采收。山里紅和山楂的果實采下后趁鮮橫切或縱切成兩瓣,曬干,或采用切片機切成薄片,在60--65攝氏度下烘干。野山楂的果實采下后即曬干或壓成餅狀后曬干。 〖藥材炮制〗 1.山楂取原藥材,除去雜質及脫落的核和果柄。 2.炒山楂 取凈山楂,置炒制容器內,用中火加熱,炒至顏色加深,取出放涼。 3.焦山楂 取凈山楂,置炒制容器內,用中火加熱,炒至外表焦褐色,內部焦黃色,取出放涼。 4.山楂炭取凈山楂,置炒制容器內,用武火加熱,炒至表面焦黑色,內部焦褐色,取出放涼。炮制研究進展: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