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裝箱運輸行業主要上市企業:目前國內集裝箱運輸行業主要上市企業有中遠海控(601919.SH)、鐵龍物流(600125.SH)、鹽田港(000088.SZ)、中遠海發(601866.SH)、*ST安通(600179.SH)等。
本文核心數據:集裝箱吞吐量、集裝箱運價指數
集裝箱吞吐量恢復性高速增長
從我國沿海港口集裝箱吞吐情況來看,2016-2020年國內沿海港口集裝箱吞吐總量逐年增長,到2020年達到23429萬TEU,同比增長1.5%;2021年1-4月累計吞吐量為7916萬TEU,恢復性高速增長17.1%。
從內河港口集裝箱吞吐情況來看,2016-2019年國內內河集裝箱吞吐總量逐年增長,到2020年受疫情影響稍有下降,全年累計吞吐3001萬TEU,同比下降0.5%;2021年1-4月累計吞吐量為1038萬TEU,恢復性高速增長25.9%。
整體來看,隨著國內外經濟逐漸復蘇,2021年全國港口集裝箱吞吐呈現恢復性高速增長的態勢。
集裝箱運價飛漲及因素分析
從中國海上絲綢之路進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來看,2020年1-10月份,進口集裝箱運價與出口集裝箱運價整體變化幅度較小,其中出口集裝箱運價保持在94點以下的較低水平,進口集裝箱運價在94-109之間變化;
自2020年11月份開始,中國海上絲綢之路進口、出口集裝箱運價均呈現強勢回彈的趨勢,其中出口運價在2月份上漲至224.4點,到5月份仍保持在223.8的高運價水平。反映出2021年我國進出口集運需求恢復較快,出口市場需求高速增長。
究其原因,主要是在全球新冠疫情影響下,全球各地區經濟復蘇不平衡,另外港口擁堵或關閉造成船期延誤,再加上航運公司削減主要航線的運力,整體造成集裝箱運力較為緊張,從而推高了集裝箱運價。未來,隨著全球各經濟體進一步開放,以及供應鏈各環節庫存的重建,將對集裝箱海運運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運價飛漲推動集裝箱運力增長
為緩解價格壓力,市場開始大量新增集裝箱運力。在2020年底,全國沿海集裝箱船(700TEU以上)數量增長到308艘,運力達到79.7萬載重噸。
根據信德海事資料,在2021年的前5個月,全球集裝箱船的新造船訂單達到了創紀錄229艘,總載貨量為220萬TEU,但新增運力預計到2023年才能全部投入使用,預計目前短時間內的集裝箱運價仍將維持在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