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107/wz/18419522652.jpg)
“灰犀牛”比喻大概率且影響巨大的潛在危機。工程學上有一個定律,在一次重大事故發生之前,已經有超過99次的小事故發生過了。但由于人們忽視小事故給出的信號、預兆、警示,或者即使看到危險信號也未積極采取行動阻止危機,而等到災難真正降臨時,才驚覺無處可躲、無計可施。這種由人們習以為常、不加防范的小風險引發的大事故就是“灰犀牛”事件。非洲草原上的灰犀牛,體形龐大、行動遲緩,遠遠看著似乎并沒有威脅,而當它一旦被觸怒、向你奔襲而來時,能夠逃脫的幾率微乎其微。“灰犀牛”事件不是隨機突發的事件,而是在出現一系列警示信號和危險跡象之后,如果不加處置就會出現的大概率事件。一般來說,它有三個特征:一是可預見性;二是發生概率高,具有一定確定性;三是波及范圍廣、破壞力強。很多從表象上看是讓人猝不及防的偶發事件,如果順著事件的導火索仔細分析就會發現,其實是眾多小因素集聚的必然結果。“灰犀牛”能橫沖直撞,造成巨大破壞,根源在于人們對危機前征兆的忽視。從主觀上說,是因為心存僥幸、麻痹大意,急功近利、不顧長遠,認為“灰犀牛”還遠,即使跑過來也不一定能撞到自己。這造成人們認知上的偏差,對風險出現誤判。從客觀上說,體制機制的慣性、管理結構的盲點、決策程序的低效等也會拖延人們行動的腳步,從而貽誤處理和控制風險的最佳時機。防范“灰犀牛”事件,前提是正視“灰犀牛”的存在。只有端起望遠鏡看到“灰犀牛”,才能謀劃有效的應對之策。因而,增強風險意識、堅持問題導向至關重要。我們要居安思危、備豫不虞,高度警惕成功背后的隱憂、平靜之下的暗流,科學預見形勢發展走向,采取果斷有效的行動筑起“防火墻”,將“灰犀牛”隔離在特定區域,鏟除危機的根源。對“黑天鵝”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和高度的敏感性,加強跟蹤監測分析,加強預警預測,及時發現一些經濟運行中的趨勢性和苗頭性問題,未雨綢繆,制定好預案,防患于未然,不打無準備之仗。對存在的‘灰犀牛’風險隱患,如影子銀行、房地產泡沫、國有企業高杠桿、地方債務、違法違規集資等問題,要摸清情況,區分輕重緩急和影響程度,突出重點,采取有效措施,妥善加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