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證唯物論知識點有:
1、物質
(1)物質是標志客觀實在的哲學范疇,這種客觀實在是人感覺到的,它不依賴于我們的感覺而存在,為我們的感覺所復寫、攝影、反映。
(2)物質是運動的主體,運動是物質的存在形式和固有屬性。這個世界就是物質的運動或運動著的物質。
(3)三維空間和一維時間是運動著的物質的存在形式。空間和時間的客觀實在性永遠沒有變化。空間和時間的絕對性和相對性是相互依存的,絕對性寓于相對性中。
2、意識
(1)意識并不是物質之外的獨立實體,而僅僅是一種發展到高度完善的物質——人腦的屬性或機能,是客觀世界(即人腦以外的物質世界)在人腦中的反映。
(2)意識活動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主動創造性和自覺選擇性;人的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具有指導作用。(即正確的意識對事物的發展起促進作用,錯誤的意識對事物的發展起阻礙作用)。意識對于人體生理活動具有調節和控制作用。
(3)物質決定意識,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3、世界是物質統一體
辯證唯物論認為:世界是統一的,但是其所以是統一的,并不是由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似乎是精神的產物,而僅僅是因為它們都是物質的種種形態。
除了統一的物質世界以外,并沒有也不可能有什么不依賴于物質的精神世界。世界是物質的世界,物質是世界的一切(精神不過是高度組織起來了的物質,即人腦的機能)。世界的統一性在于它的物質性。
辯證法區別:
1、內涵不同
辯證唯物論是關于世界的物質性學說、關于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學說,它采用辯證法的觀點研究世界的本質,所要說明的是世界的本質“是什么”的問題。
唯物辯證法是關于自然界、人類社會以及人類思維領域發展最一般規律的科學,它在堅持唯物論觀點的基礎上,研究世界的運行狀況、形態和發展規律,進一步回答客觀世界究竟“怎么樣”的問題。
2、二者所對應的哲學范疇不同
唯物論是與唯心論相對立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二者對立的根源在于對世界本原問題的不同回答。
凡主張物質是世界的本原,世界上先有物質后有意識,物質決定意識,物質第一性的觀點都是唯物論的觀點;反之,認為意識是世界的本原,世界上先有意識后有物質,意識決定物質,意識第一性的觀點則屬于唯心論。
辯證法是與形而上學相對立的世界觀,辯證法和形而上學對立的焦點在于對“世界究竟處于怎樣一種狀態”所做出的不同回答。
以上內容參考? 百度百科-辯證唯物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