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為運營,別忘了一部分隱藏工作責任是優化產品。作為第一線的士兵最理解戰場需要什么,所以有機會就把一些對產品和市場、用戶的理解與產品經理分享,這樣可以間接提高業績。2,每一種類目都有其營銷套路,優化你的套路或者絞盡腦汁想想怎么優化你的套路,實在沒辦法就只能改變套路。不同商品套路是不同的,摸清楚或者問清楚。舉個套路的栗子,手機的套路就是針對新機的包裝營銷和手機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手機新品上市,除了發布會和各種廣告進行推廣之外,在各個渠道進行推廣才是最直接的。運營在這里面角色主要是做好預告和預售,同類型的競爭性機子不要放在一起叫賣互相影響等等。生命周期管理:一般來說,新機要比老機子好賣得多,但不能為了短期成交高,就不做老機子了,及時把庫存消化掉,幫助你的采銷在過時機型上的損失降到最低也是運營的責任。一般來說是在新品發布會前及時打降價概念,把庫存消化完。3,用戶才是關鍵。運營的直接目標是成交,成交的基礎是用戶。單純為了目標消耗用戶是一個有長遠眼光的平臺不愿意看到的。所以,運營要像心理學家一樣去研究用戶心理,知道運營能夠為用戶做什么,用戶不需要你做什么。例如一個定位折扣的網站或欄目,用戶就是沖著折扣來的,那么我們就把真實折扣最大的商品放在最前面去推薦,哪怕這個商品它成交金額低,但能夠體現平臺定位,我們也需要去推廣,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類目運營時不唯成交論的。4,基礎的工作做的更好。例如從認真對待每一張素材,認真寫好每一句廣告詞開始。廣告詞如果都是千篇一律的,就改的活潑一點,然后看數據表現。素材如果都是簡筆風,可以嘗試漫畫風,然后看數據等。包括積極配合營銷側和欄目側的工作都是提高類目的方法之一,或許微不足道的一件件小事,如果大部分能堅持做好,每次提高個1%,疊加起來也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績了。運營在微觀宏觀兩手都要硬啊。5,類目運營是否有長期戰略問題?每個類目背后都是代表了一個行業的。 每個行業有其自有的發展規律和戰略。而運營又是在大平臺下的,大平臺也必有其自身的一套戰略。細化到類目運營,我認為類目的戰略不能太個性化,應該在行業和平臺的戰略中取平衡,做好一個配合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