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爛尾樓盤的處理策略就是一個字:耗。耗什么?耗時間。
爛尾的樓盤手續不全,所以是不可能繼續蓋的。而且之所以會爛尾,通常都是因為開發商資金鏈斷了,沒錢繼續蓋了。但是政府也沒有權利收回,所以就只能空置著。
這就是大家為什么看到那些爛尾樓,2年3年甚至5年還在那里,一動不動。
耗著耗著,債主就會找上門了。那些付了定金和首付的業主就會把開發商告上法院,開發商肯定是沒錢賠的。
那么開發商就可能宣布破產,這些個爛尾樓盤就會被拍賣。因為是爛尾樓盤,所以價格就會比較低。
如果有人愿意,就會把這個樓盤拍下來,然后動用自己的關系,把原開發商搞不定的手續搞定。有了錢又有了合法的文件,這個時候樓盤才有可能繼續重新啟動。
拍賣了之后就有錢了,原來那些債主才有可能要回自己的錢。但是這個過程通常都是很漫長的,沒個幾年搞不定的。而且能不能夠要回全部,也不一定。
現在,全國各地都有很多的爛尾樓。而且事情處理起來又很慢,即便是打官司,也沒有幾個律師愿意接這個案子。搞的那些付了定金的業主,有冤也沒處訴。
這幾年也出現了專收爛尾樓的機構,他們把這些爛尾樓低價收購之后,繼續往下整。如果能夠被他們整好,那后面肯定是大賺的。
但就是必須得拉攏到足夠的資金,比較有人愿意投資。所以,這些機構的風險也很大。